齧棃 [ niè lí ]
咬梨子。古代劝谕部属同心同德的一种方式。表示内部离异,则国力如梨之脆弱,易为敌人所乘。《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二年》…
蛤梨 [ gé lí ]
见“蛤棃”。
疾犂 [ jí lí ]
见“疾棃”。
养虎自齧 [ yǎng hǔ zì niè ]
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齧,同“啮”。
啮膝 [ niè xī ]
(一)、良马名。(二)、齧膝:亦作“啮厀”。良马名。
狐梨 [ hú lí ]
见“狐棃”。
狐黎 [ hú lí ]
见“狐棃”。
梨筒 [ lí tǒng ]
亦作“棃筒”。
梨萌 [ lí méng ]
亦作“棃萌”。梨,通“ 黎 ”;萌,通“ 氓 ”。黎民,民众。《隶释·汉太尉杨震碑》:“凡百棃萌,靡不欷歔垂涕。”
梨花梦 [ lí huā mèng ]
亦作“棃花梦”。指梦境。
梨庶 [ lí shù ]
亦作“棃庶”。黎庶,百姓。梨,通“黎”。
梨颗 [ lí kē ]
亦作“棃颗”。梨子。因其呈颗状,故称。
啮臂盟 [ niè bì méng ]
(一)、男女相爱订立的婚约。(二)、齧臂盟:咬臂出血为誓,表示诚信。
梨氓 [ lí méng ]
亦作“棃氓”。黎民,民众。梨,通“黎”。
传教灌顶 [ chuán jiāo guàn dǐng ]
又名传泫灌顶,传受秘密之事法,而绍阿闍棃位灌顶也。《演密钞·卷四》:「二者传教灌顶,从初发心求阿闍棃,为欲绍袭阿闍棃…
咬文啮字 [ yǎo wén niè zì ]
yǎo wén niè zì 咬文啮字(咬文嚙字|咬文齧字) 见“ 咬文嚼字 ”。
梨元 [ lí yuán ]
亦作“棃元”。黎元,民众。梨,通“黎”。
啮臂 [ niè bì ]
(一)、咬臂出血,以示诚信和坚决。(二)、齧臂:(一)、咬臂膀。(三)、见“啮臂盟”。
杕栗 [ dì lì ]
即杜梨。 黄侃 《蕲春语》:“ 陆璣 《毛诗义疏》云: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棃,赤棠也。吾乡呼此木为杕栗树。杜栗、杜棃…
蛤棃 [ há lí ]
亦作“ 蛤梨 ”。即蛤蜊。《淮南子·道应训》:“ 卢敖 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棃。” 高诱 注:“蛤棃,海蚌也。”…
齰啮 [ zé niè ]
咬嚼。《急就篇》卷三“鼻口脣舌齗牙齿”唐 颜师古 注:“齿者总谓口中之骨主齰齧者也。”
梨花月 [ lí huā yuè ]
亦作“棃花月”。如梨花布地的溶溶月色。
梨栗 [ lí lì ]
(一)、亦作“棃栗”。梨树与栗树。(二)、指梨子与栗子。
梨涡 [ lí wō ]
本指宋妓黎倩的酒涡。后泛称女子面颊上的酒涡。也作棃涡。
梨子 [ lí zǐ ]
亦作“棃子”。梨树的果实。明 高濂《遵生八笺·酱佛手香橼梨子》:“棃子带皮入酱缸内,久而不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词语拼音】niè lí
【词语解释】咬梨子。古代劝谕部属同心同德的一种方式。表示内部离异,则国力如梨之脆弱,易为敌人所乘。《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二年》:“冬,十月,柳 据 蒲阪,双 据 上邽,廋 据 陕城,武 据 安定,皆举兵反。坚(苻坚)遣使諭之曰:‘吾待卿等,思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徵,卿宜罢兵,各定其位,一切如故。’各啮棃以为信。皆不从。”胡三省 注:“棃肉脆而啮之易入,以喻亲戚离叛,则国力脆弱,将为敌人所乘,故啮棃付使者,赐 柳 等以为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