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虵 [ pán shé ]
亦作“蟠蛇”。盘曲的蛇。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朱道士 者,太和 八年,常游 庐山,憩於涧石,忽见蟠…
蟠蛇 [ pán shé ]
见“蟠虵”。
岁在龙虵 [ suì zài lóng shé ]
岁在龙虵(歲在龍虵) 见“ 岁在龙蛇 ”。
蟠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蟠龙卧虎(蟠龍卧虎) 见“ 蟠龙踞虎 ”。
蛇甲 [ shé jiǎ ]
(一)、亦作“虵甲”。(二)、泛指蛇虫之类。 宋 梅尧臣 《十五日雪》诗之二:“新雷奋虵甲,密雪鬪鹅毛。”
虎踞龙蟠 [ hǔ jù lóng pán ]
虎踞龙蟠(虎踞龍蟠) 见“ 虎踞龙盘 ”。
蛇祖 [ shé zǔ ]
亦作“虵祖”。竹的别名。
蛇蛭 [ shé zhì ]
亦作“虵蛭”。蝮蛇类毒蛇。
蛇伸 [ shé shēn ]
亦作“虵伸”。修长舒展貌。
孑蜺 [ jié ní ]
伸颈昂首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腾虵蟉虯而遶榱;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转而承楣。” 李…
龙蟠虎踞 [ lóng pán hǔ jù ]
龙蟠虎踞(龍蟠虎踞) 见“ 龙盘虎踞 ”。
虎据龙蟠 [ hǔ jù lóng pán ]
虎据龙蟠(虎據龍蟠) 见“ 虎踞龙盘 ”。
蛇鱓 [ shé shàn ]
亦作“虵鱓”。蛇与黄鳝。 宋 文同 《翡翠》诗:“入水捕虵鱓,淤泥亦衔将。” 明 郑明选 《蟹赋》:“沮洳之场,蛇鱓…
蛇祸 [ shé huò ]
亦作“虵祸”。谓由蛇引起的灾祸。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晋 许旌阳,吴猛 弟子也,当时 江 东多虵祸,猛 将…
蛇蟺 [ shé dàn ]
亦作“虵蟺”。蛇和黄鳝。《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虵蟺之穴无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王先谦 集解:“蟺同鱓。…
蛇市 [ shé shì ]
亦作“虵市”。传说中鲛人的市集。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扬州 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杂货蛟布。蛟人即泉先也,…
蛇珠 [ shé zhū ]
亦作“虵珠”。1.珍珠。比喻卓越的才华。语出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
蛇矛 [ shé máo ]
亦作“虵矛”。古兵器名。矛之长者。
蟠挐 [ pán ná ]
见“蟠拏”。
蛇进 [ shé jìn ]
亦作“虵进”。喻弯腰前行。
蟠虬 [ pán qiú ]
亦作“ 蟠虬 ”。盘曲的虬龙。《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 晋 孙惠 《楠榴枕赋》:“蜿若蟠虯,翩似駮鸖。” 宋 刘弇 《…
蛇脂 [ shé zhī ]
亦作“虵脂”。蛇的脂肪。比喻人的心力。
蟠际 [ pán jì ]
见“蟠天际地”。
蟠泥 [ pán ní ]
谓龙蟠曲于泥。指兴起之前的 周 室。语出 汉 扬雄《法言·问神》:“龙蟠于泥,蚖其肆矣。”李轨 注:“圣道未彰,羣愚…
蜿蜿虵虵 [ wān wān shé shé ]
逶迤,从容自得貌。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海之百灵祕怪,慌惚毕出,蜿…
【词语拼音】pán shé
【词语解释】亦作“蟠蛇”。盘曲的蛇。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朱道士 者,太和 八年,常游 庐山,憩於涧石,忽见蟠虵如堆繒锦,俄变为巨龟。访之山叟,云是元武。”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三节:“不见夫花匠乎?以松柏之健劲,而能蟠屈繚纠之,使如盘、如梯……如卧兽,如蟠蛇,何也?自其勾萌茎达之时而戕贼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