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谱 [ wǔ pǔ ]
对舞蹈作的书面记录。
蹀马 [ dié mǎ ]
(一)、能舞蹈的马。(二)、指按蹀马动作谱成的乐曲。
霓裳舞 [ ní cháng wǔ ]
即《霓裳羽衣舞》。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宋 乐史 《柘枝谱》:“ …
朱载堉 [ zhū zǎi yù ]
目录1 生平2 简介3 评价4 着作 生平朱载堉生于1536年,死于1610年,为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的嫡子,字伯勤,…
甘州 [ gān zhōu ]
舞名;乐曲名。一、唐朝(公元618~公元907)教坊乐舞曲目中有《甘州子》名目,但乐谱及舞谱均轶失。二、日本宫廷雅乐…
幡舞 [ fān wǔ ]
晋 代舞名。《宋书·乐志一》:“ 晋 《鞞舞哥(歌)》亦五篇,又《鐸舞哥(歌)》一篇,《幡舞哥(歌)》一篇,《鼓舞伎…
扇舞 [ shàn wǔ ]
(1).以扇为舞具的舞蹈。如古时 南朝 梁 的鞞扇舞,今时的采茶扑蝶舞等。《通典·乐五》:“ 宋明帝 自改舞曲,歌词…
韶舞舞谱 [ sháo wǔ wǔ pǔ ]
拉班舞谱 [ lā bān wǔ pǔ ]
霓裳羽衣舞 [ ní cháng yǔ yī wǔ ]
唐代舞蹈。乐曲由唐明皇李隆基吸收婆罗门曲的因素而作。舞蹈刻画仙女的典雅美丽,变化丰富,首演者为杨贵妃。文宗时,以数百…
左右对称 [ zuǒ yòu duì chēng ]
拉邦舞谱符号。左右对称符号通常置于基准线之下,在两人或两组人舞蹈时,代表两舞者中的一人或其中一组人,其动作持续与另一…
德寿宫舞谱 [ dé shòu gōng wǔ pǔ ]
乐谱 [ yuè pǔ ]
歌唱或奏乐用的曲谱。常见的有总谱、分谱和主旋律谱等。按记谱的方法又可分五线谱、简谱、工尺谱等。
谱书 [ pǔ shū ]
记载家族世系的簿册。始自黄帝,不过当时谱书仅限于帝王诸侯的纪录而已,直到秦朝,才有私人谱书的出现。谱书的内容,早期只…
末稍 [ mò shāo ]
拉邦舞谱动作名词。末稍指身体部位的一端,此端与身体中心的距离最远。Ann Hutchinson《Labanotati…
谱次 [ pǔ cì ]
(一)、用曲谱记录。《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十七年,驃国 王 雍羌 遣弟 悉利移、城主 舒难陁 献其国乐。至 成都…
单足跳 [ dān zú tiào ]
拉邦舞谱动作名词。单足跳是五种基本跳跃的一种,所指的是单足起跳,同一足着地。Ann Hutchinson《Laban…
香传 [ xiāng chuán ]
香谱;花谱。
遗谱 [ yí pǔ ]
指前代留下的乐谱、茶谱、棋谱等。
家谱档案 [ jiā pǔ dàng àn ]
通称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等。
小节线 [ xiǎo jiē xiàn ]
拉邦舞谱符号。小节是由一条跨越基准线的水平线隔开各小节,而此一条线称之为小节线。Ann Hutchinson《Lab…
宗谱 [ zōng pǔ ]
家谱;族谱。
赝谱 [ yàn pǔ ]
亦作“贗谱”。假托的家谱。
统谱 [ tǒng pǔ ]
谱书的别名。参见「谱书」条。如滦阳赵氏东门统谱。
顶租 [ dǐng zū ]
旧时以实物或劳力顶替地租。舞剧《<白毛女>主旋律乐谱·剧情说明》:“喜儿 在 黄 家受尽虐待,坚强不屈。在 黄 家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