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通 [ biàn tōng ]
全部通晓。
辩告 [ biàn gào ]
遍告,通告。辩,通“徧”。
辩尝 [ biàn cháng ]
遍尝。辩,通“徧”。
该辩 [ gāi biàn ]
周遍。辩,通“徧”。
辨雨 [ biàn yǔ ]
普降雨水。辨,通“徧”。
倍读 [ bèi dú ]
背诵。倍,通“背”。元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每大段内,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读百徧,倍读百徧,又通倍读…
一月普现一切水 [ yī yuè pǔ xiàn yī qiē shuǐ ]
佛-谓道徧通万事也。《证道歌》:「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徧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利周 [ lì zhōu ]
谓布利周徧也。《管子·幼官》:「养老弱而勿通,信利周而无私。」尹知章注:「申布秋利,既令周徧,无得有私。」
辩省 [ biàn shěng ]
全部加以省察。辩,通“ 徧 ”。《文选·张衡<东京赋>》:“物牲辩省,设其楅衡。” 薛综 注:“物牲,谓祭祀之牲物。…
扁然 [ biǎn rán ]
遍生貌。扁,通“ 徧 ”。《庄子·知北游》:“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 成玄英 疏:“扁然…
辩献 [ biàn xiàn ]
普遍献酒。古代宴饮或举行大典时的一种礼节。辩,通“徧”。
徧告 [ biàn gào ]
犹通告。《司马法·仁本》:“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史记·五帝本纪》:“徧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史记·赵…
辩善 [ biàn shàn ]
谓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处之泰然。辩,通“ 徧 ”。《韩诗外传》卷一:“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 彭祖 ;修身自…
徧积 [ biàn jī ]
谓有所偏爱而使之聚积。《后汉书·周景传》:“﹝司徒 韩演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曰:‘我举若…
徧知 [ biàn zhī ]
全都知道。《管子·七法》:“为兵之数……存乎徧知天下,而徧知天下无数。”《墨子·尚同中》:“是以数千万里之外,有为善…
徧儛 [ biàn wǔ ]
见“徧舞”。
徧诫 [ biàn jiè ]
见“徧戒”。
徧省 [ biàn shěng ]
周 天子遣使省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后五年所举者,称“徧省”。详“徧存”。
徧服 [ biàn fú ]
全部臣服。《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杜预 注:“唯顺,故天下徧服。”
徧报 [ biàn bào ]
1. 一一报答。《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之 燕 ,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徧报诸所尝见德者。”2.…
徧计所执性 [ biàn jì suǒ zhí xìng ]
见“徧计所执自性”。
埔头 [ pǔ tóu ]
方言。码头;交通便利的商业城市。清 王韬《欧洲各都民数》:“四海之内徧设埔头,欧洲 人足跡徧於天下,所至即思兼併。”…
徧拜 [ biàn bài ]
谓一一拜谢。亦泛指一一行礼。《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盈 出,徧拜之。”杜预 注:“谢众之忠己。”唐 韩愈《顺宗实录…
重瀛 [ zhòng yíng ]
重重的海洋。泛指海外各地。《清史稿·食货志一》:“及 同治 、 光绪 间,交通日广,我国之民耕种贸迁,徧於重瀛。”
简衷 [ jiǎn zhōng ]
正大。 晋 习凿齿 《与谢安论释道安书》:“其人理怀简衷,多所博涉,内外群书,略皆徧睹,阴阳算数,亦皆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