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口 [ mài kǒu ]
即寸口。《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寸口 [ cùn kǒu ]
中医切脉部位名。两手掌后一寸桡动脉处。凡肝、心、脾、肺、肾之脉皆会于此。也叫“气口”或“脉口”。《难经·一难》:“寸…
脉门 [ mài mén ]
脉口。中医切脉部位名。拇指根部半寸处。
掌口把脉术 [ zhǎng kǒu bǎ mài shù ]
掌口把脉术,在湖北省黄石老中医徐维友,掌口把脉看出一堆病,徐维友靠“全国独家”的“掌口把脉术”,这位宣称近十余年来,…
山隘 [ shān ài ]
山脉中的隘口和小山口,泛指山间险要的地方。
气口 [ qì kǒu ]
(一)、中医切脉部位名。指寸脉。亦名寸口。(二)、特指右手寸部肺经脉。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称。
寸脉 [ cùn mài ]
两手寸口脉动的一部分。由桡骨茎突尺侧缘的关部至腕关节横纹之间约一寸的脉动处,故名。参见寸关尺及寸口条。
关上 [ guān shàng ]
中医指寸口脉的三个部分(寸口、关上、尺中)之一。也省称关。
任督二脉 [ rèn dū èr mài ]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
寒症 [ hán zhèng ]
中医指畏寒、不怕热、手足冷、不口渴、腹泻、脉搏迟缓等综合症状。
六脉 [ liù mài ]
(1).中医切脉的六个部位。人的左右手腕各分寸、关、尺三脉,合称六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不待切脉” 张守节 正…
大雪山脉 [ dà xuě shān mài ]
(一)、米。主峰贡嘎山((二)、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川藏公路通过折多山口。
清王爷陵 [ qīng wáng ye líng ]
就是这里有陵墓,可以明显看见陵墓的风水特征,华北燕山山脉,波澜起伏,到这里突然转了一个弯,山口断来了,山脉不再相连。
上焦热 [ shàng jiāo rè ]
中医病名。凡口舌生疮,眼目赤肿,头顶肿痛,身热脉洪,无汗而渴等病象均属之。
案脉 [ àn mài ]
(一)、切脉,诊脉。(二)、依据脉息。
关脉 [ guān mài ]
手脉的一部分,在掌后高骨上,寸口与尺中之间。中医学认为,阴阳气血由此分界,故称。
凭脉 [ píng mài ]
搭脉,切脉。
边条园参 [ biān tiáo yuán shēn ]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阴脉 [ yīn mài ]
(一)、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阴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二)、中医学名词。指脉象的性…
诊脉 [ zhěn mài ]
医生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桡动脉上,根据脉搏的变化来诊断病情。也说号脉、把脉、切脉、按脉。
奇经八脉 [ qí jīng bā mài ]
人体上的八条经脉,分别为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维脉和阳维脉等。因其不拘于十二经脉,无表里配属五行干支,所以称为奇…
任脉 [ rèn mài ]
(一)、亦作“任脉”。人体经脉名。为奇经八脉之一。(二)、见“任脉”。
心脉 [ xīn mài ]
(一)、见“心脉”。(二)、亦作“心脉”。中医谓五脏皆有相应的脉象。主心之正常与否的脉象称心脉。(三)、脉搏。
细脉 [ xì mài ]
脉象之一。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充填在节理内的细小岩脉或矿脉
候脉 [ hòu mài ]
(一)、亦作“候脉”。诊脉;诊视。(二)、见“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