勍寇 [ qíng kòu ]
强敌。
骁徒 [ xiāo tú ]
凶狠暴虐的人。《陈书·高祖纪上》:“大小二 震 之驍徒,东南两 越 之勍寇,遽行天讨,无遗神策。”
轶犯 [ yì fàn ]
侵犯。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太山府君》:“是岁七月,叛将 杨勍 自 江 西軼犯郡境。”《明史·周弘祖传》:“万一奸…
勍敌 [ qíng dí ]
(一)、强敌。《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三国 魏 曹丕《与锺繇书》:“真君侯之勍敌,…
豪估 [ háo gū ]
大商人。唐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元 白 力勍而气孱,乃都市豪估耳。”
枭骜 [ xiāo ào ]
比喻强悍之徒。 唐 柳宗元 《晋阳武》诗:“斮梟驁,连熊螭。枯以肉,勍者羸。”
责办 [ zé bàn ]
责成办理。《魏书·孙绍传》:“考课之方,责办无日。” 唐 张说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所赖济济朝廷,视成鵷鷺;桓…
醉豪 [ zuì háo ]
称颂酒量很大的人。 宋 张耒 《同器之游大宋陂值雨》诗:“诗倚醉豪连卷写,酒逢勍敌百分斟。”
逸勍 [ yì qíng ]
迅捷强劲。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下》:“ 竇臮 谓其高爽自然,逸勍奋举,颇近实云。”
管城君 [ guǎn chéng jūn ]
即管城子。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不但槊棋夸妙手,管城君亦自无勍敌。 终 贾 辈,恐难匹。”参见“ 管城子 ”…
逋虏 [ bū lǔ ]
逃寇,流寇。 晋 陆云 《盛德颂》:“逋虏雾散,遗寇云彻。”
宫亭 [ gōng tíng ]
即宫亭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巖上有宫殿故基者三,以次而上,最上者极於山峯。山下又有神庙,号曰 宫…
寇枿 [ kòu niè ]
同“寇孽”。残余的寇匪。
养寇 [ yǎng kòu ]
谓姑息纵容盗寇。《新唐书·张伯仪传》:“博士 李吉甫 议,以中兴三十年而兵未戢者,将帅养寇藩身也。”《宋史·陈过庭传…
外寇 [ wài kòu ]
指入侵的敌寇:抗击外寇。
小司寇 [ xiǎo sī kòu ]
周 官名。司寇的属官,为司寇的副贰。见《周礼·秋官·小司寇》。参见“五大夫”。
御寇 [ yù kòu ]
(一)、即 列御寇。相传为 战国 郑 人,属道家者流。《庄子·田子方》:“御寇 伏地,汗流至踵。”明 高启《出郊抵东…
蚁寇 [ yǐ kòu ]
亦作“螘寇”。犹言小寇,乌合之众。
木直自寇 [ mù zhí zì kòu ]
释义 义参「山木自寇」。见「山木自寇」条。
敌寇 [ dí kòu ]
侵略者;入侵的敌人:抗击敌寇。歼灭敌寇。
赍粮藉寇 [ jī liáng jiè kòu ]
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山劫 [ shān jié ]
山寇。
强寇 [ qiáng kòu ]
亦作“彊寇”。强大的敌寇。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强寇桀逆,拒围一年。”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彊寇败绩…
穷寇勿迫 [ qióng kòu wù pò ]
穷寇勿迫(窮寇勿迫) 谓对陷于绝境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其拼死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孙子·军争》:“归师…
寇奸 [ kòu jiān ]
谓寇贼奸宄。《宋史·乐志十一》:“民商永赖,坐消寇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