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县 [ shǎn xī sān yuán xiàn ]
霸上 [ bà shàng ]
地名,也写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即霸水西边的白鹿原(今陕西省长安县接蓝田县界)还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五陵原 [ wǔ líng yuán ]
汉 代五个皇帝陵园所在地。在今 陕西省 兴平县 东北的 渭北 高原上。
蓝田 [ lán tián ]
陕西省西安市辖的县。位于渭河平原南沿,人口53万。为“蓝田猿人”骨化石发现地
二曲 [ èr qǔ ]
(一)、陕西省周至县(原盩厔县)的别名。盩,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二)、清初学者李颙的别号。
平陵 [ píng líng ]
旧县名,汉昭帝死后葬平陵,因置平陵县,三月魏改之为始平,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佛坪 [ fó píng ]
1.厅名。清置,民国改县。《清史稿.地理志》:「陕西汉中府,领厅三,州一,县八,佛坪厅。」
保丰市 [ bǎo fēng shì ]
地名。在湖北省竹山县西。原设镇,又作宝丰或宝峰,为陕川之通路。宋、王存《九域志》:「竹山县有宝丰镇。」
渐台 [ jiàn tái ]
(一)、台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二)、台名。在陕西省长安县。(三)、星名,在织女星旁。
桥陵 [ qiáo líng ]
(一)、即黄帝陵。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参见“桥山”。(二)、唐睿宗李旦陵。在陕西省蒲城县北…
于宽 [ yú kuān ]
明、陕西咸宁人,字克弘,化成擧人。官巩县知事。见《尚友录·卷三》。
洧水 [ wěi shuǐ ]
(一)、古水名。即今双洎河。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二…
被旱 [ bèi hàn ]
遭旱灾。《清史稿·宣宗纪二》:“﹝ 道光 十五年七月﹞给 陕西 沔县、洛川县 被水,湖南 华容 等三县衞被旱口粮。”
蓬莱宫 [ péng lái gōng ]
(一)、唐宫名。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原名大明宫,高宗时改为蓬莱宫。(二)、指仙人所居之宫。
丹山 [ dān shān ]
(一)、南方当日之地。(二)、古谓产凤之山名。(三)、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四)、地名。指丹州,在今陕西宜川县东…
骆国 [ luò guó ]
上古时代,尧封轩辕黄帝第三个儿子骆明在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骆峪水库西今陕西周至县侧。
具囿 [ jù yòu ]
(一)、秦国畜养禽兽的猎场。在今陕西凤翔县境内。(二)、秦之有 具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二丙 [ èr bǐng ]
大丙山 小丙山 的合称,在今 陕西省 略阳县 南三十里。二山相连,有穴出嘉鱼。
鸣沙县 [ míng shā xiàn ]
县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四.陕西一三.沙州卫》:「敦煌废县:今卫治。汉县,为敦煌郡治。……。后周…
玄扈 [ xuán hù ]
(一)、山名。在陕西省雒南县西,洛水之南。据《太平寰宇记》引《黄帝录》称,黄帝于此山拜受凤鸟啣来之图。(二)、水名。…
箱工 [ xiāng gōng ]
即伐木工。清 嘉庆 十八年间 陕西省 伐木工起义于 岐山县 三才峡。史称“箱工起义”。
兴教寺 [ xīng jiào sì ]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杜曲镇 南 少陵原 上,寺内有 唐 高僧 玄奘 葬塔。塔高五层,作正方形,底层有 玄奘 塑像。
香积寺 [ xiāng jī sì ]
中国 著名佛教古刹。(1)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附近。唐 永隆 二年建,宋 太平兴国 三年改为 开利寺。唐 王维《过…
明廷 [ míng tíng ]
(一)、指甘泉山。在陕西省淳化县西北。亦指甘泉宫。古代帝王祀神灵之地。(二)、汉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犹明公、明大夫。(…
延安 [ yán ān ]
◎ 延安 Yán’ān[Yan'an ] 陕西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陕北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