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王队 [ kàng rì wáng duì ]
伪军 [ wěi jūn ]
抗日战争时期对汉奸军队的总称
顽军 [ wán jūn ]
抗 日 战争时期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 zhōng huá mín zú jiě fàng xiān fēng duì ]
简称“民先”或“民先队”。中国先进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组织。1936年2月成立于北京。在抗日战争中,…
义勇军 [ yì yǒng jūn ]
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参加的部队;特指中国抗日时期人民自动组织起来的一种抗日武装力量
青抗先 [ qīng kàng xiān ]
抗 日 战争时期青年抗 日 先锋队的省称。峻青《主人》三:“那时候,村子里组织民兵和‘青抗先’,许多青年小伙子都参加…
苏联空军志愿队 [ sū lián kōng jūn zhì yuàn duì ]
1938年苏联人民派空军志愿队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到1939年底,志愿队约有二百五十名飞行员参加中国抗战,给日本侵略军…
飞虎队 [ fēi hǔ duì ]
我国对日抗战中,美国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e)将军所创协助我军的空军队。
雁翎队 [ yàn líng duì ]
抗 日 战争时期活动在 河北省 白洋淀 地区的一支著名的水上游击队。
台儿庄战役 [ tái ér zhuāng zhàn yì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同日本侵略军的会战。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第十师团和第五师团南下,急袭徐州。当攻至徐州东…
东北抗日义勇军 [ dōng běi kàng rì yì yǒng jūn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
东北抗日联军 [ dōng běi kàng rì lián jūn ]
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
拥军优抗 [ yōng jūn yōu kàng ]
地方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四:“在解放区,一方面,军队应实行拥政爱民的工作,另一方面,民主…
溃兵游勇 [ kuì bīng yóu yǒng ]
溃兵游勇(潰兵游勇) 指逃散的士兵。 李昌 《回忆民先队》七:“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 chá hā ěr mín zhòng kàng rì tóng méng jūn ]
1933年5月,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向河北、察哈尔进犯。5月,原…
抗日军政大学 [ kàng rì jūn zhèng dà xué ]
简称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7年初由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校址在延安。学员以从部队中抽调的干部…
抗日战争 [ kàng rì zhàn zhēng ]
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937年7月7日日寇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防的军队进攻起,…
南昌会战 [ nán chāng huì zhàn ]
1939年3月,日军向南昌发动总攻。中国守军进行顽强抵抗。27日,日军猛攻南昌,守军与敌巷战后奉令撤退。4月,中国军…
晋绥抗日根据地 [ jìn suí kàng rì gēn jù dì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10…
八百壮士 [ bā bǎi zhuàng shì ]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于8月13日在上海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在人民抗日救亡热潮的推动下,驻上海的…
新四军 [ xīn sì jūn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10月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集中…
八角帽 [ bā jiǎo mào ]
人民革命军队在红军时期、抗 日 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常戴的一种帽子。帽瓦前高后低,呈八角形,有帽檐,正前缀红星。
八路军 [ bā lù jūn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
抗日救亡运动 [ kàng rì jiù wáng yùn dòng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两次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各地的工人、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举行…
杂牌军 [ zá pái jūn ]
指国民党军队中“中央军”之外的其他派系的军队。 毛泽东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在中央军和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