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色不劫财 [ jié sè bù jié cái ]
齐奴物 [ qí nú wù ]
晋 石崇 小名 齐奴,因劫略致富,故后世称不义之财为“齐奴物”。
杀人越货 [ shā rén yuè huò ]
杀害人的性命,抢夺人的财物。《尚书·康诰》:“杀越人于货,暋(mǐn)不畏死。” 越:抢劫。
窃掠 [ qiè lüě ]
偷窃抢劫。 许地山 《女国士》:“我们不能容外寇侵略,就是不能容小偷、强盗进屋里窃掠财物一般。”
雅然 [ yǎ rán ]
(1).严正貌。 晋 傅咸 《中郎将曹府君碑》:“ 伊公 立朝,雅然正色。”(2).犹公然。《南史·萧正德传》:“更…
越货 [ yuè huò ]
抢劫财物。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而内地敚攘越货、亡命鬭狠之事,无一不出于花门。”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
打富济贫 [ dǎ fù jì pín ]
打劫富豪,财主的财物,救济贫困的人 (李自成)在 商洛山中打富济贫,笼络人心,故山中军事机密不易探明。—…
抢夺罪 [ qiǎng duó zuì ]
在我国,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不同于抢劫罪。携带凶器抢夺的、犯本罪并为窝藏…
财寳 [ cái bǎo ]
钱财珍宝。《墨子·七患》:“民力尽於无用,财寳虚於待客。”《后汉书·桥玄传》:“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寳。”…
六贼 [ liù zéi ]
(一)、谓危害天下的六种恶人。(二)、指北宋末之蔡京、朱勔、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六人。他们结党营私,危害国家,被…
抢掳 [ qiǎng lǔ ]
抢劫掳掠。《水浒传》第三三回:“兀那个黑矮汉子,便是前日 清风山 抢掳下我的贼头。”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
明火持杖 [ míng huǒ chí zhàng ]
明火持杖 同“ 明火执仗 ”。《元典章·刑部十一·从贼不得财者免刺》:“从贼 孙伯奴 、 孟干儿 与首贼 朱伴儿 、…
赤马劫 [ chì mǎ jié ]
宋理宗 淳祐 中,柴望 上《丙丁龟鉴》十卷,计自 秦昭襄王 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至 五代 后汉 天福 十…
持仗 [ chí zhàng ]
手执武器。《唐律疏议·贼盗·强盗》:“其持仗者,虽不得财,流三千里。”宋 程大昌《演繁露·饥民强盗人穀米》:“天圣 …
盗人 [ dào rén ]
(一)、犹盗贼。《墨子·大取》:“遇盗人,而断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盗人,害也。”《庄子·田子方》:“古之真人,知者不…
异色 [ yì sè ]
(1).不同颜色。 晋 法显 《佛国记》:“众华异色,蔚然可观。”《文选·左思<蜀都赋>》:“百果甲宅,异色同荣。”…
抢劫罪 [ qiǎng jié zuì ]
在我国,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第三者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与抢夺罪的区…
观音土抢劫案 [ guān yīn tǔ qiǎng jié àn ]
观音土抢劫案 -概述 2011年3月开始,有网民在QQ群内发言称“若有人在路上接近你,向你推销福建安溪铁观音,又让你…
蠲放 [ juān fàng ]
(一)、免罪释放。《梁书·武帝纪中》:“大运肇升,嘉庆惟始,劫贼餘口没在臺府者,悉可蠲放。”(二)、免除。宋 范仲淹…
肥事 [ féi shì ]
旧时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财物之事,如抢劫、绑票等。 许地山 《换巢鸾凤》五:“方才 钦哥 和 琉哥 来报了两宗肥事:第…
盗赃 [ dào zāng ]
(一)、亦作“盗臧”。抢劫或偷窃财物。汉 王符《潜夫论·断讼》:“高祖 制三章之约,孝文 除克肤之刑,是故自非杀伤盗…
抄盗 [ chāo dào ]
劫掠财物的盗贼。《后汉书·乌桓传》:“乌桓 不便水土,惧久屯不休,数求謁去,莽 不肯遣,遂自亡畔,还为抄盗。”晋 干…
分星擘两 [ fēn xīng bò liǎng ]
分星擘两(分星擘兩) 详细分说;清楚,明白。《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佗村入舍》:“便分星百(擘)两,道俺不姓 …
创例 [ chuàng lì ]
谓首创之事例。清 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考之往古,妇人未有以年谱传者。昌文 此作,不知所本,似是创例。”范…
拒敌 [ jù dí ]
(一)、抗拒敌人。《庄子·盗跖》:“跖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