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义 [ fēng yì ]
(一)、犹风操。唐 赵元一《<奉天录>序》:“建中 四祀,朱泚 作乱,居我凤巢;忠臣义士,身死王事,可得而言者,咸悉…
义风 [ yì fēng ]
正义的气概和风范。
向风慕义 [ xiàng fēng mù yì ]
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乡风慕义 [ xiāng fēng mù yì ]
乡: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波平风静 [ bō píng fēng jìng ]
释义 义参「风平浪静」。见「风平浪静」条。
马耳射东风 [ mǎ ěr shè dōng fēng ]
释义 义参「马耳东风」。见「马耳东风」条。
风雨调顺 [ fēng yǔ tiáo shùn ]
释义 义参「风调雨顺」。见「风调雨顺」条。
唤雨呼风 [ huàn yǔ hū fēng ]
释义 义参「呼风唤雨」。见「呼风唤雨」条。
风雨满城 [ fēng yǔ mǎn chéng ]
释义 义参「满城风雨」。见「满城风雨」条。
风驰电迈 [ fēng chí diàn mài ]
释义 义参「风驰电掣」。见「风驰电掣」条。
雪风花月 [ xuě fēng huā yuè ]
释义 义参「风花雪月」。见「风花雪月」条。
风飞雷厉 [ fēng fēi léi lì ]
释义 义参「雷厉风行」。见「雷厉风行」条。
飘风吹马耳 [ piāo fēng chuī mǎ ěr ]
释义 义参「马耳东风」。见「马耳东风」条。
凌风知劲节 [ líng fēng zhī jìng jié ]
释义 义参「疾风劲草」。见「疾风劲草」条。
浪静风平 [ làng jìng fēng píng ]
释义 义参「风平浪静」。见「风平浪静」条。
马耳秋风 [ mǎ ěr qiū fēng ]
释义 义参「马耳东风」。见「马耳东风」条。
风休浪静 [ fēng xiū làng jìng ]
释义 义参「风平浪静」。见「风平浪静」条。
风雨飘颻 [ fēng yǔ piāo yáo ]
释义 义参「风雨飘摇」。见「风雨飘摇」条。
风过耳 [ fēng guò ěr ]
释义 义参「秋风过耳」。见「秋风过耳」条。
满面生春 [ mǎn miàn shēng chūn ]
释义 义参「满面春风」。见「满面春风」条。
亮节高风 [ liàng jié gāo fēng ]
释义 义参「高风亮节」。见「高风亮节」条。
劲草疾风 [ jìng cǎo jí fēng ]
释义 义参「疾风劲草」。见「疾风劲草」条。
孤标峻节 [ gū biāo jùn jié ]
释义 义参「高风亮节」。见「高风亮节」条。
风马牛不相干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gān ]
释义 义参「风马牛不相及」。见「风马牛不相及」条。
三风五气 [ sān fēng wǔ qì ]
三风: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作风;五气:官气、暮气、阔气、傲气、娇气。指一些工作人员的作风和习气。
【词语拼音】fēng yì
【词语解释】(一)、犹风操。唐 赵元一《<奉天录>序》:“建中 四祀,朱泚 作乱,居我凤巢;忠臣义士,身死王事,可得而言者,咸悉载之,使后来英杰,贵风义而企慕。”《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元年》:“熙 好文学,有风义,名士多与之游。”清 吴伟业《赠家侍御雪航》诗:“吾家侍御公,平生藴风义。”
(二)、犹情谊。唐 高适《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诗:“深房腊酒熟,高院梅花新。若是周旋地,当令风义亲。”宋 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先生篤於风义,至自割瘦脛以啖我,可谓至矣。”
(三)、风度仪态。宋 梅尧臣《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诗:“慕君才行美,风义亦倜儻。”
(四)、指诗文的风格义理。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周繇》:“宗派或殊,风义必合。”章士钊《赵伯先事略》:“既至校,知有 赵声 伯先 其人,文章风义冠絶於堂,则大喜,引而亲之,相许备至。”
(五)、讽谏评议。《晋书·陆机传》:“奇伟则 虞翻、陆绩、张惇 以风义举政。”一本作“讽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