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蹙 [ pán cù ]
卷曲。 唐 刘禹锡 《庙庭偃松诗》引:“侍中后阁前有小松……植于高檐乔木间,上嶔旁轧,盘蹙倾亚,似不得天和者。” 清…
颦眉蹙頞 [ pín méi cù è ]
颦:皱;蹙:收缩;頞:鼻梁。皱眉毛、缩鼻子。形容愁苦的样子。
鰕骇 [ xiā hài ]
惊跳。 唐 元结 《说楚何荒王赋》:“罛中之鱼,皆触蹙鰕骇,投跳委垒。”
蹙弱 [ cù ruò ]
(一)、犹削弱。(二)、迫窄弱小。《魏书·司马叡传》:“恩 既作乱,八郡尽为贼场,及 丹阳 诸县处处蜂起,建业 转成…
愁蹙蹙 [ chóu cù cù ]
忧愁苦闷的样子。
蹙额颦眉 [ cù é pín méi ]
皱着眉头。如:「他在那儿蹙额颦眉的叹气,不知有什么心事。」
频蹙 [ pín cù ]
亦作“ 频顣 ”。皱眉。《孟子·縢文公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一本作“ …
凤眸 [ fèng móu ]
对女子眼睛的美称。《再生缘》第六二回:“螺黛蹙,凤眸凝,想罢机谋叫圣君。”
嗟蹙 [ jiē cù ]
犹忧叹。 宋 沉辽 《闻杜鹃》诗:“忧愁嗟蹙向谁説,那忽听此断肠声。”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 é méi dào cù,fèng yǎn yuán zhēng ]
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
攒脣 [ zǎn chún ]
蹙唇。发声之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夫商徵响高,宫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
掩耳蹙頞 [ yǎn ěr cù è ]
蹙:缩小,皱起;頞:鼻梁。遮着耳朵,皱着鼻子。形容极其厌恶,不愿意听到谈起。
蹙地 [ cù dì ]
损失国土。《孽海花》第二四回:“大凡交涉的事,是瞬息千变的,只看 雯兄 养疴一个月,国家已经蹙地八百里了。” 郑观应…
局蹙 [ jú cù ]
形容见识、气量以及文章意境等狭隘。《朱子语类》卷十八:“説得来局蹙,不恁地宽舒。”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 …
颦眉蹙额 [ pín méi cù é ]
皱着眉头,愁苦或忧伤的表情。如:「瞧你,颦眉蹙额,一副世界末日来临的样子。」
迫戚 [ pò qī ]
困厄貌。戚,通“ 蹙 ”。 王闿运 《严伯受甫哀词》:“余固知迫戚之徽纆兮,固颠躓其奈何。”
拳蹙 [ quán cù ]
拳局。 唐 柳宗元 《鞭贾》:“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参见“ 拳局 ”。
计无所之 [ jì wú suǒ zhī ]
犹言计无所出。《梁书·王僧辩传》:“ 子仙 等困蹙,计无所之,乞输 郢城 ,身还就 景 。”
蹙额愁眉 [ cù é chóu méi ]
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如:「他接到坏消息,整天蹙额愁眉,闷闷不乐的。」
陵蹙 [ líng cù ]
凌逼。《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闻 侯景 作乱,颇陵蹙 纘。纘 恐为所害,轻舟夜遁。”
蹙蹙靡骋 [ cù cù mǐ chěng ]
指局促,无法舒展。
蹙踖 [ cù jí ]
局促不安貌。《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逸史·李謩》:“声发入云,四座震慄,李生 蹙踖不敢动。”清 独逸窝退士…
深矉蹙頞 [ shēn pín cù è ]
愁苦貌。矉,天僇生《孤臣碧血记》:“摩而忒独持匕首在手,深矉蹙额不作声,若重有忧者。”
洛泽 [ luò zé ]
冰冻貌。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赫赫 韦 门,祁祁騫騫。蹙蓄峻峙,洛泽清源。”
驱催 [ qū cuī ]
催逼。《南齐书·周颙传》:“窃见滂民之困,困实极矣。役命有常,祗应转竭,蹙迫驱催,莫安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