畈田 [ fàn tián ]
位置在冲田以下的田地。也叫平畈田。
田畈 [ tián fàn ]
田野;田地。
厂畈 [ chǎng fàn ]
指沿河无堤防的田地。《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未至 谢家垸 以前,两岸皆无隄,谓之厂畈,至此始见南岸…
贩人 [ fàn rén ]
商贩。元 何中《新淦畈步作》诗:“隔县贩人争野路,迎年姹女试新衣。”
四顶山 [ sì dǐng shān ]
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乡境内、巢湖北岸,海拔174米,山体面积(二)、67平方公里。
节母 [ jié mǔ ]
犹节妇。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婺源 之 大畈 汪 氏有节母楼,节母,程克家 女,幼字 汪鸿阶。鸿阶 卒,节…
露田 [ lù tián ]
北魏 田制,有露田、桑田、麻田之别。种谷物之田谓之“露田”。
庸田 [ yōng tián ]
下等田。《管子·山权数》:“高田十石,閒田五石,庸田三石,其餘皆属诸荒田。” 许维遹 注:“庸田即下田。”
营屯 [ yíng tún ]
屯田。唐以后各代屯田或称营田。参见〔屯田制〕
营田 [ yíng tián ]
(一)、经营田产;购置田地。(二)、即屯田。(三)、屯田制之耕作地。
高田 [ gāo tián ]
(1).上等田。《管子·山权数》:“ 桓公 曰:‘何谓国无制、地有量?’ 管子 对曰:‘高田十石,閒田五石,庸田三石…
行田 [ xíng tián ]
(一)、赋田,授田。(二)、谓经行于田间。(三)、巡视农田。
亩陇 [ mǔ lǒng ]
田野,农田。
庄稼地 [ zhuāng jià dì ]
[口]∶田地,农田
阡亩 [ qiān mǔ ]
田垄,田地。
畎亩 [ quǎn mǔ ]
田间;田地。
田父之获 [ tián fǔ zhī huò ]
田父之获(田父之獲) 见“ 田父之功 ”。
棘田 [ jí tián ]
荆棘之田,荒田。
田垌 [ tián dòng ]
田地。特指水田。
田阬 [ tián kēng ]
田野坑地。 清 徐康 《前尘梦影录》卷下:“田黄本 福建 寿山 石。出诸田阬者名田黄。”
田皋 [ tián gāo ]
同“田臯”。田地。
田舍 [ tián shè ]
(一)、田地和房屋。(二)、农村的房子。(三)、田家:田舍翁。田舍郎。
田畴 [ tián chóu ]
田地;田野。畴(chóu)。
税赋 [ shuì fù ]
田赋;征收田赋。
下则 [ xià zé ]
田赋之下等者。《皇朝通典·食货·赋税上·田赋》:「田赋有二:曰民田,曰屯田。皆分上、中、下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