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迹 [ míng jì ]
在碑石上铭刻文辞。
边款 [ biān kuǎn ]
印章上的题记。 隋 唐 以来的官印,印背刻有铸造年号等;后来篆刻家刻印,在印侧所刻题记、年月和作者姓名等,叫做“边款…
大匠之门 [ dà jiàng zhī mén ]
“大匠之门”是白石老人为了不忘自己木匠出身的经历而刻制的。针对木匠出身地位低微的世俗偏见,白石老人曾刻过“鲁班门下”…
连利 [ lián lì ]
方言。犹急速。《歧路灯》第六三回:“双庆 又来説:‘南马道 张爷,引的旧年刻《阴騭文》的刻字匠,説要加人,连利刻字哩…
符征 [ fú zhēng ]
符瑞;符兆。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又於湖(临平湖)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餘,刻‘作…
合契 [ hé qì ]
对合符契。古代兵符、债券、契约,以竹木或金石制成,刻字后中剖为二,双方各执其一。两半对合则生效。引申为符合。
亥豕鲁鱼 [ hài shǐ lǔ yú ]
把“亥”字错成“豕”字,把“鲁”字错成“鱼”字。指传写或刻印中的文字错误
升元帖 [ shēng yuán tiē ]
法帖名。南唐后主 李煜 出所藏古今法帖刻石,有“昇元 二年三月 建业 文房模勒上石”字样,故称。宋 周密《志雅堂杂钞…
篆铭 [ zhuàn míng ]
(一)、用篆字所刻的铭文。(二)、铭刻。比喻牢记。
莱子侯刻石 [ lái zǐ hóu kè shí ]
一种古隶的石刻。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刻,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在山东邹县出土,今存邹县孟子庙。文分七行,…
镌题 [ juān tí ]
在金石器物上刻写。
诗碑 [ shī bēi ]
名胜中刻诗的石碑。
石棺 [ shí guān ]
石制棺槨,常饰以雕刻。
崖刻 [ yá kè ]
山崖上刻的文字。
阴刻 [ yīn kè ]
(一)、阴险刻毒。(二)、谓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
碑阴文 [ bēi yīn wén ]
写或刻在碑背面的文字。 汉 代碑阴文大多数是门生、故吏、撰书人以及石工的题名。 唐 代开始,才在碑背面作题记等文字。…
符徵 [ fú zhēng ]
符瑞;符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於湖( 临平湖 )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餘…
琱镌 [ diāo juān ]
雕刻。比喻修饰文字。
刻深 [ kè shēn ]
(一)、苛刻;严酷。(二)、谓文字古奥峭拔。(三)、指深刻。
刊山 [ kān shān ]
砍伐山上树木;摩崖刻石。
墓志铭 [ mù zhì míng ]
旧时刻在石上埋在坟里的文字。分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叙述死者姓氏、生平等。铭是韵文,用于对死者赞扬、悼念。
谥碑 [ shì bēi ]
刻有赠谥制诰的碑石。
摸搨 [ mō tà ]
亦作“摸拓”。拓印碑刻金石。
石敢当 [ shí gǎn dāng ]
(1).旧时家门口或街衢巷口常立一小石碑或石雕武士像,上刻“石敢当”三字,民间以为可禁压不祥。《急就篇》卷一:“石敢…
亚駞 [ yà tuó ]
亦作“ 亚驼 ”。神名。 宋 代出现《诅楚文》刻石三起,其文皆为 秦 王告求大神制克 楚 兵。唯大神名称,三刻石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