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符召 [ shén dào fú zhào ]
绛符 [ jiàng fú ]
道教用以召神驱鬼的红色符箓。 唐 杨衡 《赠罗浮易炼师》诗:“默书絳符遍,晦步斗文成。”
六丁 [ liù dīng ]
道教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
符术 [ fú shù ]
指道士巫师以符咒役使鬼神的法术。唐 谷神子《博异志·许建宗》:“还古 意 建宗 得道者,遂求之,云:‘某非道者,偶得…
青词 [ qīng cí ]
(一)、亦作“青辞”。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称。又称绿素。(二)、为一种文体。
六壬神功 [ liù rén shén gōng ]
六壬神功亦称六壬仙法是中国道教符箓派支派。
神符 [ shén fú ]
(一)、神灵赋予的统治天下的凭信。《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於是乃奉若天命,穷宠极崇,与天剖神符,地合灵契。”李…
敕勒术 [ chì lè shù ]
驱鬼术。道士画符咒制鬼必书敕令二字以约勒鬼神,故称。
符籙 [ fú lù ]
亦作“符录”。 1.道教所传秘密文书符和箓的统称。《北史·魏纪二·显祖献文帝》:“﹝ 天安 元年春正月﹞辛亥,帝幸道…
徵聚 [ zhēng jù ]
征募召集。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时有 林融 者,徵聚义旅,兴復 宋 室。”
符箓 [ fú lù ]
道士画的一种笔画 屈曲、似字非字并称能驱使鬼神的符号或图形。
法箓 [ fǎ lù ]
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竭忠》:“ 河南 緱氏县 东 太子陵 仙鹤观 ,常有…
法籙 [ fǎ lù ]
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竭忠》:“河南 緱氏县 东 太子陵 仙鹤观,常有道士七十…
祖神 [ zǔ shén ]
道路之神。古代祀 共工氏 之子 修 为祖神。见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祖》。《宋书·律历志中》引 汉 崔寔 《四…
步斗踏罡 [ bù dǒu tà gāng ]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
步罡踏斗 [ bù gāng tà dǒu ]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
符官 [ fú guān ]
道教指守护符箓的神官。《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洞宾 听説:‘吾忘其所以,来朝是吾生日,符官有劳心力远来。…
令牌 [ lìng pái ]
旧指道士进行迷信活动时发令的木牌。《西游记》第六七回:“老者道:‘那道士头戴金冠,身穿法衣,令牌敲响,符水施为,驱神…
一符 [ yī fú ]
(1).一道符箓。《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又为作一符…
赞协 [ zàn xié ]
辅佐协助。隋 薛道衡《老氏碑》:“固以幽明赞协,符瑞彪炳。千年灵蔡著天性以效徵,三足神乌感阳精而表质。”
符文 [ fú wén ]
(一)、敕命文书;公文。《南史·宋始兴王濬传》:“伪司隶校尉 殷冲、丹阳 尹 尹弘 并赐死。冲 为 劭 草立符文,又…
经幄 [ jīng wò ]
犹经筵。 宋 陆游 《贺黄枢密启》:“其侍经幄,惟王道是陈。”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忝居儒林,叨侍经幄三十餘年…
武节 [ wǔ jié ]
(一)、古代将帅凭以专制军事的符节。(二)、武德。使用武力应遵循的道义准则。(三)、勇武之气节;尚武的精神。
记名符 [ jì míng fú ]
古代儿童佩用的一种迷信物。旧时恐小孩夭折,故寄名于神或僧道为弟子,并佩戴僧道所画的符箓,以辟邪祛祟,却病延年。《红楼…
法印 [ fǎ yìn ]
法印,道教术语。道教法印面上刻着具有道教含义的文字,甚至有的还刻着完全符式化的图案,印钮一般是狮子或其他避邪兽。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