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魄 [ xuán wǔ pò ]
神魄 [ shén pò ]
心魄。唐 武元衡《秋日对酒》诗:“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宋 张耒《广化遇雨》诗:“萧森异…
死魄 [ sǐ pò ]
旧谓月亮的有光部分为明,无光部分为魄。朔后月明渐增,月魄渐减,故谓之死魄。反之,望后月明渐减,月魄渐生,即谓之生魄。…
玄武雕像 [ xuán wǔ diāo xiàng ]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
玄武司马 [ xuán wǔ sī mǎ ]
汉代主管宫城玄武门之官。《后汉书·曹褒传》:“詔召玄武司马班固,问改定礼制之宜。”李贤注:“玄武司马主玄武门。《续汉…
缟武 [ gǎo wǔ ]
白色帽檐。《礼记·玉藻》:“玄冠縞武,不齿之服也。” 郑玄 注:“武,冠卷也。”
彭魄 [ péng pò ]
象声词。 宋 方岳 《扣角》诗:“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繅丝雪能白。”广大无边貌。 汉 扬雄 《太玄·中》“昆仑旁薄幽…
灵魄 [ líng pò ]
灵魂。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销神躬于壤末,散灵魄於天潯。” 宋 苏舜钦 《歙州黟县令朱君墓志铭》:…
玄卿大帝 [ xuán qīng dà dì ]
指道教所奉的玄武神。前蜀杜光庭《张道衡常侍还愿醮词》:“诣北斗七元之殿,当玄卿大帝之前,虔备醮坛。”参见“玄武”。
武魄 [ wǔ pò ]
即琥珀。避 唐太祖 李虎 讳改。《南史·夷貊传下·波斯国》:“亦有武魄、马脑、真珠、玫瑰等。”
考降 [ kǎo jiàng ]
升降。《仪礼·士丧礼》:“哀子某,来日某卜葬其父某甫,考降无有近悔?” 郑玄 注:“考,登也;降,下也。言卜日葬魂神…
倩娘 [ qiàn niáng ]
唐 陈玄祐 小说《离魂记》中的女主人公。 明 陆采 《明珠记·珠圆》:“好似 倩娘 香魄,夜逐轻航。”参见“ 倩女离…
虚宿 [ xū sù ]
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四宿。也称玄枵。
委武 [ wěi wǔ ]
冠圈。状若凉帽的帽檐。《礼记·杂记上》:“大白冠,緇布之冠,皆不蕤,委武玄縞而后蕤。” 郑玄 注:“委武,冠卷也, …
玄武 [ xuán wǔ ]
◎ 玄武 xuánwǔ(1) [tortoise]∶指乌龟(2) [seven of the luna…
千载恨 [ qiān zǎi hèn ]
亦作“千年恨”。谓永远的恨事。南朝 宋 鲍照《代东武吟》:“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唐 武元衡《春晓闻莺》诗:“犹…
器岸 [ qì àn ]
犹体魄。《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董昌 见他器岸魁梧,试其武艺,果然熟闲,不胜之喜。”
黑蛱蝶 [ hēi jiá dié ]
又名玄武蝉。橘树的害虫之一。
真武 [ zhēn wǔ ]
即玄武。本为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的总称,因以为北方神名。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朱雀、玄…
招复 [ zhāo fù ]
招魂复魄。古代丧礼仪式之一。语本《仪礼·士丧礼》:“復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向之,扱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
惊魄 [ jīng pò ]
受惊的神态。 唐 孟郊 《上昭城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诗:“手手把惊魄,脚脚踏坠魂。”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金…
玄武湖 [ xuán wǔ hú ]
湖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城东北 玄武门 外。古俗称 后湖。又名 练湖,南朝 宋 元嘉 中改名 玄武湖。东晋 以来…
侠甒 [ xiá wǔ ]
指两甒醴酒。甒,酒器之名。侠,通“ 夹 ”。《礼记·祭义》:“荐黍稷,羞肝肺。首心,见间以侠甒,加以鬱鬯,以报魄也。…
四神 [ sì shén ]
(一)、指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星之精。(二)、指南海祝融、北海玄冥、东海勾芒、西海蓐收四神。
旁薄 [ páng báo ]
(一)、亦作“旁礡”。亦作“旁魄”。广大;宏伟。《荀子·性恶》:“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明。”王先谦 集解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