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 nì liú fá qīng ]
清直 [ qīng zhí ]
(一)、河水清澈顺流貌。语出《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直猗。”南朝梁沉约《郊居赋》:“傍逸陌之修平,面淮流之清直…
流柹 [ liú shì ]
江中漂流的木片。 清 顾炎武 《岁九月虏令伐我墓柏二株》诗:“刳中流柹要名材,乍拟相将赴东海。”
逆恶 [ nì è ]
(一)、悖逆凶恶。《周礼·地官·师氏》:“﹝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
逆溯 [ nì sù ]
(一)、逆水而上。清 方象瑛《封长白山记》:“盖逆溯由 瓦努湖河 至 佛多和河,復顺流来会,纔七日耳。”许地山《集外…
伐异党同 [ fá yì dǎng tóng ]
伐异党同(伐異黨同) 谓联合观点或利益相同的人以攻击异己。 清 彭绍升 《南畇先生遗书后序》:“道之歧出不统久矣。 …
葪慸 [ jì dì ]
同“ 芥蒂 ”。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 柳如是 ﹞有时貂冠锦靴或羽衣霞帔出与酬应,否则肩筠轝访於逆旅,清…
渡江击楫 [ dù jiāng jī jí ]
[释义](成)《晋书·祖逖传》:“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形容忧国忧…
诛伐 [ zhū fá ]
讨伐;声讨。《吕氏春秋·荡兵》:“天下无诛伐,则诸侯之相暴也立见。”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夫欲天下之治安,…
击楫中流 [ jī jí zhōng liú ]
击楫中流(擊楫中流) 晋 祖逖 帅师北伐,渡 江 于中流,敲击船桨立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罢休。见《晋书·祖逖传》。后因…
慕效 [ mù xiào ]
亦作“慕効”。羡慕仿效;仰慕仿效。《宋书·五行志一》:“幸臣 阮佃夫 势倾朝廷,室宇豪利……时人多慕效。”《资治通鉴…
泝流 [ sù liú ]
亦作“溯流”。1.逆着水流方向。《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太平广记》…
习流 [ xí liú ]
(1).水师。《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 吴 。” 司马贞 索隐…
流极 [ liú jí ]
(1).流放。《后汉书·蔡邕传论》:“意气之感,士所不能忘也。流极之运,有生所共深悲也。” 李贤 注:“流、极,皆放…
星驰电发 [ xīng chí diàn fā ]
xīng chí diàn fà 星驰电发(星馳電發) 谓迅速如流星闪电。 北魏 高允 《北伐颂》:“跃马裹粮,星驰…
搆乱 [ gòu luàn ]
作乱,叛乱。《周书·杜杲传》:“属 凤州 人 仇周贡 等搆乱,攻逼 脩城,杲 信洽於民,部内遂无叛者。”《元史·赵炳…
白虎汤 [ bái hǔ tāng ]
用石膏煎服的汤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君所患者,阳明经疟也。 吕 医误为太阳经,以升麻、羌活二味升提之,…
宣流 [ xuān liú ]
(1).宣扬。《后汉书·安帝纪》:“朕以幼冲,奉承鸿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飢荒,更相噉食。”(2).…
板实 [ bǎn shí ]
(1).犹平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説话不迂腐,十句之中,定有一二句超脱;行文不板实,一篇之内…
苟完 [ gǒu wán ]
大致完备。《论语·子路》:“子谓 卫 公子荆 :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星奔 [ xīng bēn ]
如流星飞逝。形容疾速。《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舳艣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而至。”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
逆商测试 [ nì shāng cè shì ]
商,顾名思义,即描绘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或是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逆商测试根据保罗·史托兹教授的研究,…
毡车 [ zhān chē ]
以毛毡为篷的车子。《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上谋北伐,以虏所献毡车赐 嶷 。”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诗…
坎止流行 [ kǎn zhǐ liú xíng ]
坎止流行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
棹唱 [ zhào chàng ]
(一)、亦作“櫂唱”。犹棹歌。南朝 梁 庾肩吾《山池应令》诗:“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唐 骆宾王《晚渡黄河》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