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戒 [ jìn jiè ]
(一)、戒备。(二)、亦作“禁诫”。指佛教的禁条戒律。
戒禁 [ jiè jīn ]
犹禁令。《周礼·地官·小司徒》:“凡用众庶,则掌其政教与其戒禁,听其辞讼,施其赏罚,诛其犯命者。”英文翻译1.abn…
戒禁取见 [ jìe jìn qǔ jiàn ]
指依戒禁而起之妄见。
禁诫 [ jìn jiè ]
见“禁戒”。
防禁 [ fáng jìn ]
防备禁戒。
科禁 [ kē jìn ]
戒律;禁令。
清候 [ qīng hòu ]
禁止行人,戒道。
戒令 [ jiè lìng ]
警戒的命令;禁令。
严宵 [ yán xiāo ]
犹宵禁。戒严之夜。
禁号 [ jìn hào ]
禁军的警戒口令。
厉禁 [ lì jìn ]
(一)、遮挡,禁止。谓设卫警戒,限制出入。(二)、严禁;禁令。
四禁 [ sì jìn ]
(一)、四种戒止的事。指君主的四禁。(二)、四种戒止的事。指唐代中书舍人的四禁。
清戒 [ qīng jiè ]
指禁食酒荤的戒律。
破禁 [ pò jìn ]
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
戒荤 [ jiè hūn ]
禁绝荤食。如:「为了培养慈悲心,佛教一向主张戒荤、戒杀。」
戒菸 [ jiè yān ]
禁绝抽菸。如:「他已经戒菸了。」
宵禁 [ xiāo jìn ]
戒严期间夜间禁止人们外出或通行
出警入跸 [ chū jǐng rù bì ]
谓帝王出入时警戒清道,禁止行人。
遂师 [ suì shī ]
周 代官名。地官之属。佐遂人掌管政令戒禁。
跸止 [ bì zhǐ ]
谓古代帝王驻跸时,禁止行人通行以警戒。
十重禁戒 [ shí zhòng jìn jiè ]
禁戒跃迁 [ jìn jiè yuè qiān ]
玄规 [ xuán guī ]
佛门戒律。《法苑珠林》卷六一:“谨守明禁,雅説玄规。”
止持戒 [ zhǐ chí jiè ]
佛教戒律中属于防非止恶,行之则犯的戒,如五戒或比丘戒之类。《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四》:「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
戒杀 [ jiè shā ]
戒除杀生。《嫏嬛记》卷上引《魏生禁杀录》:“ 薛嵩 性慈戒杀,即微细如虱,亦不害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佛説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