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寇 [ biān kòu ]
侵犯边疆的敌寇。汉 桓宽《盐铁论·伐功》:“及其后,蒙公 死而诸侯叛 秦,中国扰乱,匈奴 纷纷,乃敢復为边寇。”《宋…
寇边 [ kòu biān ]
敌人侵犯边境。
边氛 [ biān fēn ]
边地灾祸凶气。比喻边寇。
边祲 [ biān jìn ]
(一)、边地的灾气。(二)、比喻边寇、边敌。
沂垠 [ yí yín ]
边境。 汉 班固 《窦车骑北征颂》:“回万里而风腾,刘残寇於沂垠。”
速寇 [ sù kòu ]
招致盗匪。《国语·晋语八》:“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韦昭 注:“速,召也。”唐 张廷珪《谏停市犬马表》:“…
覰边 [ qù biān ]
亦作“覷边”。窥伺边境。《新唐书·张说传》:“今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宋 王安石《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神道…
觑边 [ qù biān ]
亦作“覷边”。窥伺边境。《新唐书·张说传》:“今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 宋 王安石 《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
边虏 [ biān lǔ ]
(一)、与敌人相邻近。《南齐书·萧昭胄传》:“以封境边虏,永元 元年,改封 巴陵王。”(二)、边寇;边敌。明 叶盛《…
骚徼 [ sāo jiǎo ]
骚扰边境。 唐 张说 《谏避暑三阳宫疏》:“今国家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臣愿陛下及时旋軫,深居上京。”
严壁 [ yán bì ]
整治壁垒。 唐 孙樵 《书田将军边事》:“春夏则耕蚕以资衣食,秋冬则严壁以俟寇虏。”
侵寇 [ qīn kòu ]
侵犯,入寇。《汉书·食货志下》:“作货布后六年,匈奴 侵寇甚,莽 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后汉书·窦融传…
边骑 [ biān qí ]
(1).守卫边疆的骑兵。《史记·大宛列传》:“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餘而出 敦煌 者六万人。”《汉书·匈奴传上》:“行…
派军 [ pài jūn ]
派遣军队。如:「派军出征」。《清史稿.卷四七五.列传.洪秀全》:「国藩调总兵朱品隆驰赴休宁,与唐义训先破屯谿街口寇卡…
逋虏 [ bū lǔ ]
逃寇,流寇。 晋 陆云 《盛德颂》:“逋虏雾散,遗寇云彻。”
于焘 [ yú tāo ]
宋、焘光人,字彭年。博学能文,好兵事。庆历中,元昊寇边,北入乘之,丞相吕夷简曾召问计。见《焘光县治》。
羸软 [ léi ruǎn ]
瘦弱无力之人。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譬犹家人遇寇贼者,必使老小羸软居其中央,丁彊武猛卫其外。”
寇枿 [ kòu niè ]
同“寇孽”。残余的寇匪。
边地 [ biān dì ]
◎ 边地 biāndì(1) [border district]∶在边境地区之内或靠近边境的地区(2)…
寇贼 [ kòu zéi ]
亦作“宼贼”。盗匪;敌寇。《书·舜典》:“帝曰:‘ 皋陶 !蛮夷猾 夏 ,寇贼姦宄。’”《后汉书·刘盆子传》:“时 …
养寇 [ yǎng kòu ]
谓姑息纵容盗寇。《新唐书·张伯仪传》:“博士 李吉甫 议,以中兴三十年而兵未戢者,将帅养寇藩身也。”《宋史·陈过庭传…
仇鸾 [ chóu luán ]
明、镇原人。世宗时,镇大同,鞑靼酋俺答寇边,鸾避战与和,约通市,俺答转犯京师。鸾入援,遇战而溃,讳败冒功,加太子太保…
外寇 [ wài kòu ]
指入侵的敌寇:抗击外寇。
乱象 [ luàn xiàng ]
紊乱之象也。又扰乱正道也。《昭明文选·枣据·杂诗》:「吴寇未殄灭,乱象侵边疆。」向注:「象,道也。言乱我家国正道,劳…
小司寇 [ xiǎo sī kòu ]
周 官名。司寇的属官,为司寇的副贰。见《周礼·秋官·小司寇》。参见“五大夫”。
【词语拼音】biān kòu
【词语解释】侵犯边疆的敌寇。汉 桓宽《盐铁论·伐功》:“及其后,蒙公 死而诸侯叛 秦,中国扰乱,匈奴 纷纷,乃敢復为边寇。”《宋书·檀道济传》:“十二年,上疾篤,会 索虏 为边寇,召 道济 入朝。”宋 范镇《长啸却胡骑赋》:“边寇众至,虏战数挑,胜不可以近决,敌不可以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