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夷 [ bǎi yí ]
旧时对 滇中 少数民族的称呼。
夷离毕 [ yí lí bì ]
官名 辽 代置夷离毕院,掌刑狱,为北面官。设有夷离毕,左、右夷离毕,知左、知右夷离毕事等官。见《辽史·百官志一》。
白夷 [ bái yí ]
(一)、东夷之一种。《后汉书·东夷传》:“夷 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夷畿 [ yí jī ]
古九畿之一。国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畿。《周礼·夏官·大司马》:“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
畎夷 [ quǎn yí ]
即 犬戎 。又称混夷、昆夷。古 戎 人的一支,在 殷 周 时居于我国西北部。《尚书大传》卷四:“ 文王 受命……四年…
和简 [ hé jiǎn ]
宽和简约。《晋书·外戚传·王蕴》:“﹝ 藴 ﹞以和简为百姓所悦。”《南史·江夷传》:“ 夷 美风仪,善举止,歷任以和…
制民 [ zhì mín ]
裁治百姓也。陶潜《圣贤羣辅录·上》:「伯夷降典,制民惟刑。」
百濮 [ bǎi pú ]
古代称西南少数民族。《左传·文公十六年》:“麇 人率百 濮 聚於 选,将伐 楚。”杜预 注:“百 濮,夷也。”孔颖达…
綫民 [ xiàn mín ]
亦作“线民”。做眼线的百姓。清 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随经 关天培 委令副将 李贤 ……等,密授机宜,相度…
冰夷 [ bīng yí ]
即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山海经·海内北经》:“ 从极之渊 ,深三百仞,维 冰夷 恒都焉。 冰夷 人面,乘两龙。” 郭…
三夷 [ sān yí ]
古代居住在 浙江 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 越 的一支。《左传·哀公十九年》:“秋, 楚 沉诸梁 伐 东夷 , 三夷…
夷服 [ yí fú ]
古九服之一。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
削券 [ xuē quàn ]
谓签定条约。清 金和《盟夷》诗:“白金二千一百万,三年分偿先削券。”
夷殄 [ yí tiǎn ]
诛灭。《魏书·崔鸿传》:“故 战国 纷紜,年过十纪,而 汉祖 夷殄羣豪,开四百之业。”《隋书·越王侗传》:“元兇巨猾…
剃翦工 [ tì jiǎn gōng ]
古为人整发者。清、梁章钜《称谓录·百工·剃翦工》:「《夷坚志》有剃翦工阳五三。」
残夷 [ cán yí ]
犹残杀。晋 袁宏《后汉纪·质帝纪》:“九江、广陵 二郡俱罹寇害,残夷最甚。”《后汉书·仲长统传》:“汉 二百年而遭 …
才决 [ cái jué ]
才智、决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北部督邮 西平 到百夷 ,年三十许,大有才决。”
阳夷 [ yáng yí ]
古代东方九 夷 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 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
马韩 [ mǎ hán ]
古国名。三 韩 之一。在今 朝鲜半岛 南部。后为 百济 所灭。《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 有三种:一曰 马韩,二…
方夷 [ fāng yí ]
我国古时少数民族之一。《竹书纪年》卷上:“二年, 方夷 来宾。”《后汉书·东夷传序》:“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率服 [ shuài fú ]
相率而服从。亦指顺服。《书·舜典》:“柔远能邇,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孔 传:“佞人斥远之,则忠信昭於四夷…
使译 [ shǐ yì ]
传译的信使。《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六年春正月,永昌 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三国志·魏志·东夷传》…
屯夷 [ tún yí ]
(1).艰危与平定。《梁书·萧颖达传》:“契阔屯夷,载形心事。” 唐 吴筠 《览古》诗之一:“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
轶诗 [ yì shī ]
指未编入《诗经》的古诗。《史记·伯夷列传》:“余悲 伯夷 之意,睹軼诗可异焉。” 司马贞 索隐:“軼音逸。谓见逸诗之…
海国图志 [ hǎi guó tú zhì ]
书名。清魏源撰,初成五十卷,续增十卷,后增为一百卷。介绍西洋史地、技艺、宗教、物产,倡导筹海防洋之策,主张「师夷长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