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泡 [ zào pào ]
盐场的别称。
竈泡 [ zào pào ]
盐场的别称。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沧州 一带海滨煮盐之地,谓之灶泡,袤延数百里,并斥卤,不可耕种。…
熯造 [ hàn zào ]
燃灶,点燃灶火。造,通“灶”。
垄灶 [ lǒng zào ]
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
灶眉 [ zào méi ]
灶旁;灶边。
迎灶 [ yíng zào ]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
迎竈 [ yíng zào ]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清嘉录·接灶》引 明 冯应京 《月令广义》:“ 燕 …
接灶 [ jiē zào ]
迎接灶神。我国民间旧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归天庭禀事,谓祭灶或祀灶;于除夕或新春元日将灶神接回,谓接…
炉灶 [ lú zào ]
炉子和灶的统称:修理炉灶。另起炉灶。
竈额 [ zào é ]
即灶突。唐 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溼烟凝灶额,荒草覆墙头。”清 方以智《通雅·宫室》:“灶额,灶突也。…
竈马 [ zào mǎ ]
(一)、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
葡萄胎 [ pú táo tāi ]
妇女受孕后胚胎发育异常,在子宫内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葡萄状透明水泡,称为“葡萄胎”。葡萄胎分良性和恶性两种。前者又称“…
祠灶 [ cí zào ]
祀灶。《史记·孝武本纪》:“是时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司马贞 索隐:“如淳 曰:‘祠灶可以…
祠竈 [ cí zào ]
祀灶。《史记·孝武本纪》:“是时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司马贞 索隐:“如淳 曰:‘祠灶可以…
灶马 [ zào mǎ ]
(一)、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
接竈 [ jiē zào ]
迎接灶神。我国民间旧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归天庭禀事,谓祭灶或祀灶;于除夕或新春元日将灶神接回,谓接…
避灶 [ bì zào ]
亦作“避灶”。避人而不当灶。
求灶头不如告灶尾 [ qiú zào tou bù rú gào zào wěi ]
见“求灶头不如求灶尾”。
求竈头不如告竈尾 [ qiú zào tóu bù rú gào zào wěi ]
见“ 求灶头不如求灶尾 ”。
送竈 [ sòng zào ]
旧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夜祭送灶神上天,谓“送灶”。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一》:“坊民刻马形印之为灶马…
祀竈 [ sì zào ]
祭祀灶神,古代五祀之一。上古祀灶多在夏月。《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 郑玄 注:“灶在庙门外之…
锅门 [ guō mén ]
灶门。火灶进燃料及出灰的洞口。
连二灶 [ lián èr zào ]
有大小两个灶位的长形炉灶。
跳竈王 [ tiào zào wáng ]
旧时祭祀灶神的一种习俗。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一:“腊月丐户装 钟馗、灶神到人家乞钱米,自朔日至廿四日止,名曰跳灶王…
垄竈 [ lǒng zào ]
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史记·滑稽列传》:“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壠灶为椁,铜歷为棺……衣以火光,葬之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