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华 [ hé huá ]
黄河 与 华山 的并称。
三山五岳 [ sān shān wǔ yuè ]
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黄华山 [ huáng huà shān ]
王庭筠 [ wáng tíng yún ]
人名。(公元1151~1202)字子端,熊岳(今辽宁盖平)人。金朝书画家、文学家。大定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居黄华山,…
桬棠 [ shā táng ]
木名。黄花,红果。《太平御览》卷九六一引《山海经》:“桬棠木出 崑崙山 ,黄色赤实,味如李,食之使﹝人﹞不溺。”按,…
帝像 [ dì xiàng ]
指 轩辕黄帝 之像。《文选·木华<海赋>》:“覿 安期 於 蓬莱 ,见 乔山 之帝像。” 刘良 注:“ 黄帝 陵在 …
黄冠 [ huáng guān ]
黄色的冠帽,多为道士戴用用以指代道人入华山为黄冠。—— 明· 顾炎武《复庵记》…
玉寿 [ yù shòu ]
道教传说中的仙山。《云笈七籤》卷八:“ 圆华 者, 黄 老 之宫名也; 玉寿 者,太微天中之山名也。”
花岗岩地貌 [ huā gǎng yán dì mào ]
指在花岗岩体上发育的地貌。可形成馒头状的岩丘;亦可形成奇峰挺拔的峰林状山体,如黄山、华山。
高掌 [ gāo zhǎng ]
指 华山 东峰 仙人掌 。 晋 潘岳 《西征赋》:“眺 华 岳之阴崖,覿高掌之遗踪。”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度蒲…
太华 [ tài huá ]
山名。即西岳 华山,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南,因其西有 少华山,故称 太华。
峯嶂 [ fēng zhàng ]
高峻的山峰。 唐 李白 《望黄鹤山》诗:“巖峦行穹跨,峯嶂亦冥密。” 唐 卢纶 《题天华观》诗:“峯嶂徘徊霞景新,一…
風語 [ fēng yǔ ]
(一)、谓风发出声音,如人说话。元 黄溍《重登云黄山》诗:“林辉宝灯烧,风语金鐸撼。”(二)、虚浮不实的话。汉 焦赣…
太华山 [ tài huà shān ]
华山的别名。参见「华山」条。
詹草 [ zhān cǎo ]
草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右詹山 ,帝女化为詹草,其叶鬱茂,其萼黄,实如豆,服者媚於人。”
泰华 [ tài huá ]
(一)、泰山与华山的并称。(二)、即华山。
滮流 [ biāo liú ]
流水。语本《诗·小雅·白华》:“滮池北流。” 毛 传:“滮,流貌。” 景耀月 《古诗》之三:“ 黄河 缘高山,滮流布…
鬓髭 [ bìn zī ]
犹须发。唐 黄滔《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至 贞元 十七年,方薙鬢髭。翌日遽讲所习《湼槃经》。”
芸黄 [ yún huáng ]
草木枯黄貌。语出《诗·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南朝 宋 刘铄《失题》诗:“朱华先零落,緑草就芸黄。”唐…
白义 [ bái yì ]
良马名。 周穆王 八骏之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驥、盗驪、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騮、緑耳。”
石硫黄 [ shí liú huáng ]
亦作“石流黄”。亦作“石留黄”。即硫黄。《初学记》卷七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凡水源有石硫黄,其泉则温。或云神人…
窍镫弩 [ qiào dèng nǔ ]
见“ 窍鐙黄华弩 ”。
丹崖 [ dān yá ]
绮丽的岩壁。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丹崖嶮巇,青壁万寻。” 唐 李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诗:“丹崖夹…
炎黄子孙 [ yán huáng zǐ sūn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阳华 [ yáng huá ]
(1).古泽薮名。《吕氏春秋·有始》:“ 楚 之 云梦 , 秦 之 阳华 。” 高诱 注:“ 阳华 在 凤翔 ,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