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骊珠 [ yī chuàn lí zhū ]
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
龙颔 [ lóng hàn ]
骊龙的下巴。传说其下有珠。
骊珠格 [ lí zhū gé ]
骊珠格又名探骊格,取名于“探骊取珠”的典故。传说黑龙颔下的宝珠叫骊,必须探海自取。要求谜面上…
骊龙之珠 [ lí lóng zhī zhū ]
颔下之珠 [ hàn xià zhī zhū ]
颔:下巴。骊龙下巴下的珍珠。比喻难得的珍品。
探骊得珠 [ tàn lí dé zhū ]
《庄子·列御寇》上说,黄河边上有人泅入深水,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珠子。他父亲说:“这样珍贵的珠子,一定是在万丈深渊的黑…
探骊获珠 [ tàn lí huò zhū ]
典出《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龙珠 [ lóng zhū ]
珍贵的宝珠。传说得自龙颔下或龙口中,故名。也称夜明珠。语出《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骊珠 [ lí zhū ]
(一)、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唐 温庭筠《莲浦谣…
龙睡 [ lóng shuì ]
龙睡眠。语本《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南齐书·倖臣传论》…
无既 [ wú jì ]
无穷;不尽。 唐 李迪 《锻破骊龙珠赋》:“酌斯事之为言,繄可以用之而无既。”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 张…
兀惹部 [ wū rě bù ]
辽代据东北北部之女真部族。住于铁骊与高丽之间,据兀惹城。辽景宗七年,始向辽朝贡。同年秋,黄龙衞将燕颇,俄杀都监,叛辽…
珠宫 [ zhū gōng ]
(1).龙宫。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浦起龙 心解:“ 赵 曰:珠宫言…
痴龙 [ chī lóng ]
传说 洛 中有大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取髯下珠而食之。出而问 张华。华 谓:“羊为痴龙。其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
珠冕 [ zhū miǎn ]
古代天子之冠,其上饰有垂珠,故名。 汉 蔡邕 《独断》:“珠冕……古者天子冠所加者。”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
玉匣珠襦 [ yù xiá zhū rú ]
玉匣珠襦 古代帝后诸侯王的葬服。《西京杂记》卷一:“ 汉 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形如鎧甲,连以金缕。 武帝 匣上皆鏤为蛟…
鱼升龙门 [ yú shēng lóng mén ]
鱼升龙门(魚升龍門) 同“ 鱼化龙 ”。 明 宋濂 《演连珠》之三一:“是以鱼升 龙门 ,难於拾级;车上 大行 ,难…
蛇珠 [ shé zhū ]
亦作“虵珠”。1.珍珠。比喻卓越的才华。语出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
剑合珠还 [ jiàn hé zhū huán ]
剑合,指龙泉、太阿双剑会合而化为龙的故事。参见「剑化」条。珠还,指合浦太守孟尝使流入交趾地界之珠皆复还的故事。参见「…
制龙石 [ zhì lóng shí ]
石名。唐、梁载言《梁四公记》:「震泽中,洞庭山南有洞穴,梁武帝问杰公。公曰:『此东海龙王第七女,掌龙王珠藏,若遣使信…
合浦 [ hé pǔ ]
古郡名。汉 置,郡治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合浦县 东北,县东南有 珍珠城,又名 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晋 葛洪《抱朴…
胎蚌 [ tāi bàng ]
怀珠之蚌。 明 杨慎 《怀音篇寄张惟信学士》诗:“烛龙屡迁舍,胎蚌几盈虚。”
鼈珠 [ biē zhū ]
《吕氏春秋·本味》:“醴水 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陈奇猷 校释:“皮有珠文。”《山海经·东山经》引作“﹝…
秦女楚珠 [ qín nǚ chǔ zhū ]
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昔 秦 女嫁 晉,從文衣之媵,晉 人貴媵而賤女;楚…
珍枝树 [ zhēn zhī shù ]
神话中的奇树。《洞冥记》卷一:“ 元光 中,帝起 寿灵坛 。坛上列植垂龙之木,似青梧高十丈,有朱露色如丹,汁洒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