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粮 [ shāng pǐn liáng ]
作为商品出售的粮食。在中国,主要指国家向农民征购、收购和在市场上出售的粮食。
粮食征购 [ liáng shí zhēng gòu ]
出荷粮 [ chū hé liáng ]
伪 满 时期,官府向农民低价征购的粮食。
和籴 [ hé dí ]
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 北魏。
抑籴 [ yì dí ]
强行收购粮食。
粮票 [ liáng piào ]
(一)、购买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票证。叶圣陶《涿鹿的劈山大渠》:“勘察渠线的测量队在去年十二月间出发,郭全举 闻讯,带着…
粮食征购基数 [ liáng shí zhēng gòu jī shù ]
收购 [ shōu gòu ]
从各处买进:收购棉花。收购粮食。完成羊毛收购计划。
征粮 [ zhēng liáng ]
征收的公粮。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最近几年,三百五十亿斤征粮和五百亿斤购粮,必须坚决收到,不能短少。”
返销 [ fǎn xiāo ]
(一)、把从农村征购来的粮食再销售到农村:返销粮。(二)、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原料或元器件等,制成产品后再销售到那个…
收购站 [ shōu gòu zhàn ]
负责收集购买某种或多种产品(物品)的商业部门。如粮食收购站、废品收购站、文物收购站等。
均籴 [ jūn dí ]
宋 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徽宗 政和 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 陕…
收籴 [ shōu dí ]
收购粮食。《元典章·户部七·设立常平仓》:“至元 八年奏准随路常平仓收糴粮斛。”
粮食局 [ liáng shí jú ]
省政府直属机构。掌理全省粮食储备、收购、调整,以及军、公、民粮的配拨等事务。
籴粮省 [ dí liáng shěng ]
中国古代用以在全国各地收购粮食而设立的省份,一些地区,特别是云、贵、川、闽、浙、赣等省粮食产量急剧下降,有些由粜粮省…
括籴 [ kuò dí ]
征购民间余粮。《宋史·食货志上三》:“其曰括糴。元符 元年,涇原 经略使 章楶 请并边糴买,豫榜諭民,毋得与公家争糴…
踢斛 [ tī hú ]
是漕政用语,是清代漕粮征收中的一种弊端。指的是各州县征收漕粮,蠹役为勒索百姓粮米,在粮米过斗之时,故意震动,以使斗内…
粮食风险基金 [ liáng shí fēng xiǎn jī jīn ]
什么是粮食风险基金 所谓粮食风险基金,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平抑粮食市场价格,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实施经济调控的专…
顺价 [ shùn jià ]
销售价高于收购价的现象叫做顺价(跟“逆价”相对):实行粮食顺价销售。
对籴 [ duì dí ]
向民户征购与其应缴赋税等额的粮食。《宋书·食货志上二》“次对糴米”原注:“谓如户当输税百石,则又科糴百石,故谓之对糴…
血汗 [ xuè hàn ]
血和汗,象征辛勤的劳动:血汗钱。粮食是农民用血汗换来的。
油票 [ yóu piào ]
80年代初期,由于中国经济水平比较低,很多商品供小于求,本着平均分配的原则,所有东西凭票购买、于是有了布票、肉票、油…
税粮 [ shuì liáng ]
元 明 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元史·食货志一》:“成宗 大德 六年,申明税粮条例,復定 上都、河间 输纳之期…
称斤掂两 [ chēng jīn diān liǎng ]
称斤掂两(稱斤掂兩) 计算重量。谓计较多少、轻重。 王愿坚 《粮食的故事》:“一次搞购粮工作,找全县的干部来布置任务…
南粮 [ nán liáng ]
明 清 时从 江苏、浙江 等南方数省征集并由水道运至京师的粮食。《明史·食货志三》:“初,运粮京师,未定额。成化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