肓俞 [ huāng yú ]
膏肓俞 [ gāo huāng yú ]
肓俞穴 [ huāng shù xué ]
膏肓俞穴 [ gāo huāng shù xué ]
疾入膏肓 [ jí rù gāo huāng ]
释义 义参「病入膏肓」。见「病入膏肓」条。
肓膏 [ huāng gāo ]
犹膏肓。
高肓 [ gāo huāng ]
膏肓。高,通“膏”。
起肓 [ qǐ huāng ]
谓治愈膏肓之疾。
药石罔效 [ yào shí wǎng xiào ]
形容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肓原穴 [ huāng yuán xué ]
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指气海穴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即肚脐,这…
刮膜 [ guā mó ]
(一)、刷除蒙在表面的一层薄膜。(二)、中医医术,指治疗肓膜之病。肓膜在腹脏之间,药力难及,治愈不易。
病在膏髓 [ bìng zài gāo suǐ ]
释义犹「病入膏肓」。见「病入膏肓」条。01.宋.黄曦〈祭左丘明文〉:「四子于是,析言厚诬,仲舒、刘向,习异牵拘,病在…
泉石膏肓 [ quán shí gāo huāng ]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意思是说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脏…
膏肓 [ gāo huāng ]
指人体心与膈间的部分。参见〔病入膏肓〕
佐治 [ zuǒ zhì ]
辅佐治理。《花月痕》第一回:“曾在 秦王 幕府佐治军书。” 清 俞樾 《群经平议·论语一》“予有乱臣十人”:“窃谓 …
病染膏肓 [ bìng rǎn gāo huāng ]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病在膏肓 [ bìng zài gāo huāng ]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五脏俞穴 [ wǔ zàng shù xué ]
五脏俞穴为五脏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五个背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
刓弊 [ wán bì ]
(一)、亦作“刓敝”。摩挲致损;磨损,损坏。《史记·淮阴侯列传》:“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宋 梅尧…
俞俞 [ yú yú ]
和乐愉快貌。俞,通“愉”。《庄子·天道》:“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成玄英 疏:“俞俞,从容和乐之…
肓之原 [ huāng zhī yuán ]
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第一章九针十二原,是经脉肓的原穴的意思。
喻姓 [ yù xìng ]
拼音:yù xìng 姓氏源流 喻(Yù)姓源出有三: 1、出自俞姓 ,为…
深入膏肓 [ shēn rù gāo huāng ]
深入膏肓 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六:“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病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
吁俞 [ yù yú ]
同“訏俞”。见“ 吁咈都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