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垣 [ lǐ xī yuán ]
鼠韭 [ shǔ jiǔ ]
垣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垣衣》。
前垣 [ qián yuán ]
犹言前衞,前拒也。《汉书·郦商传》:「又从击黥布,攻其前垣。」注:「李奇曰:『前锋坚蔽,若垣墙也。或曰军前以大车自障…
军仪 [ jūn yí ]
(一)、军队的礼仪。《魏书·阳平王熙传》:“ 太宗 治兵於东部,詔 熙 督十二军校閲,甚得军仪, 太宗 嘉之,赏赐隆…
女垣 [ nǚ yuán ]
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即女墙。《墨子·旗帜》:“到女垣,鼓七,举五帜。”《周书·裴宽传》:“女垣崩尽, 陈 人遂得上…
吏垣 [ lì yuán ]
指吏科。垣,官署的代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佞人涕泣》:“二十年而 张江陵 柄政,给事 陈三謨 者,本 高…
頽垣 [ tuí yuán ]
坍塌的墙。南朝 宋武帝《登作乐山》诗:“壤草凌故国,拱木秀頽垣。”宋 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頽垣破础没紫荆,故…
逾垣 [ yú yuán ]
(一)、亦作“踰垣”。翻越墙头。《左传·僖公五年》:“重耳 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讎也。’逾垣而走。…
蕃宣 [ fān xuān ]
即藩垣。蕃,通“藩”。宣,通“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边垣 [ biān yuán ]
犹边墙。指 长城。明 张居正《答边镇巡抚高凤渚》:“正月承翰示,未及具復,兹又示 神 利 二堡工完,及 阳方口 边垣…
熙缉 [ xī jī ]
犹光明。语本《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明 李东阳《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诗:“圣心…
易水别 [ yì shuǐ bié ]
易水别 参见地理部·水流“易水”。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殄毙 [ tiǎn bì ]
灭亡。《资治通鉴·晋惠帝光熙元年》:“﹝ 李毅 ﹞乃上疏言:‘不能式遏寇虐,坐待殄毙。’”
熙平 [ xī píng ]
兴隆安定。宋 叶适《代薛瑞明上遗表》:“伏念臣奋身孤远,逢世熙平。”明 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国朝熙平一百年,…
费口唇 [ fèi kǒu chún ]
犹言费唇舌。 明 李贽 《知命偈似萧拙斋》诗之三:“缉熙欲谢忘言者,穆穆徒劳费口唇。”
頽墉 [ tuí yōng ]
崩塌的城墙;败垣。唐 李百药《秋晚登古城》诗:“頽墉寒崔集,荒堞晚乌惊。”唐 张籍《沉千运旧居》诗:“汝北君子宅,我…
两説 [ liǎng shuō ]
战国 时 鲁仲连 说 新垣衍 而使 秦 退军五十里,又致书守 聊城 的 燕 将而克 聊城 。后以“两説”指 鲁仲连 …
两说 [ liǎng shuō ]
战国 时 鲁仲连 说 新垣衍 而使 秦 退军五十里,又致书守 聊城 的 燕 将而克 聊城。后以“两説”指 鲁仲连。说…
文深之柱 [ wén shēn zhī zhù ]
汉马援在交趾立的铜柱。马援字文渊,唐代避李渊讳,改文深,故云。见陈垣《史讳举例》。《隋书·高祖纪》:“方置文深之柱,…
洞如指掌 [ dòng rú zhǐ zhǎng ]
释义犹「了如指掌」。见「了如指掌」条。01.明.李清《三垣笔记.卷下.弘光》:「有誉不与辨,惟历陈漕事原委,洞如指掌…
畅春园 [ chàng chūn yuán ]
园名。清 康熙 时,就 明 代 李伟 清华园 旧址改建,为 圣祖、高宗 治事游憩之所。故址在 北京市 西直门 外 海…
赖利 [ lài lì ]
受益。《新唐书·李宪传》:“ 宪 滨 汾 相地治新仓,当费二百万,请留 垣县 粟糶 河 南,以钱还糴 絳 粟,既免负…
蹑击 [ niè jī ]
犹追击。清 魏源《圣武记》卷二:“及 王辅臣 所部兵逃散过半,辅臣 仅偕数百人,走 秦州,洞鄂 復不躡击,而径回 西…
周墉 [ zhōu yōng ]
围墙。《文选·张载<七哀诗>之一》:“园寝化为墟,周墉无遗堵。” 李善 注:“《尔雅》曰:‘墙谓之墉。’” 清 蒲松…
天浮 [ tiān fú ]
古战具,用以渡水。《六韬·军用》:“以天浮张飞江济大海,谓之天潢。”《水浒传》第一百回:“城外 李俊 、二 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