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竟合 [ fàn zuì jìng hé ]
便宜主义 [ biàn yí zhǔ yì ]
国家对于犯罪之处刑有二主义:一合法主义:以犯罪必罚为原则,检察官察得犯罪,应即起诉;二便宜主义:依犯罪人之性格、年龄…
污点证人 [ wū diǎn zhèng rén ]
指犯罪活动的参与者为减轻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责任,与国家追诉机关合作,作为控方证人,指证其他犯罪人犯罪事实的人。
罪孥 [ zuì nú ]
罪犯的家属。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五章五:“他 谭复生 竟敢包庇叛逆,窝藏罪孥,还算是什么朝廷新贵,皇上近臣!”
缓刑 [ huǎn xíng ]
按法律规定暂不执行刑罚,给予一定的考验期,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犯罪人接受考验的刑罚宣告制度。…
倍论 [ bèi lùn ]
官吏频犯赃罪,如所犯罪法不等,即以重赃之数并入轻赃,然后折半论罪,称为倍论。《唐律·名例》:“即以贜致罪,频犯者并累…
数罪并罚 [ shù zuì bìng fá ]
对同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制度。数罪指一人犯几个罪,包括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数罪;在判决之后,缓刑、假释考验期内犯数罪;刑…
免徒复作 [ miǎn tú fù zuò ]
免去徒刑而强迫劳动的罪犯。《汉书·晁错传》:“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辠人及免徒復作令居之。”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募有…
不起诉 [ bù qǐ sù ]
我国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作出的决定。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犯罪工具 [ fàn zuì gōng jù ]
犯罪工具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工”指工作、工程、生产劳动,“具”指用具、器具、器物,“工具”泛指…
前科 [ qián kē ]
指曾经被判处过刑罚的事实。有前科的人,如果后来又犯罪,符合法定条件构成累犯的,须从重处罚。
媒合 [ méi hé ]
谋合,撮合。《元典章·刑部·诸奸》:“﹝ 苏小丑 ﹞又招不合於 至元 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信从 安大姐 媒合,与在逃 苏…
国际刑警组织 [ guó jì xíng jǐng zǔ zhī ]
进行跨国度联合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刑事警察国际组织。1923年在维也纳成立国际刑事警察委员会,1977年改现名。宗旨是…
综合治理 [ zōng hé zhì lǐ ]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政法机关为骨干,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分工合作,综合运用法律、政治、经济、…
贻諐 [ yí qiān ]
亦作“ 貽愆 ”。犯下过失。《南齐书·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凡预衣冠,荷恩盛世,多以闇缓貽諐,少为欺滑入罪。”《南…
爱情罪犯 [ ài qíng zuì fàn ]
1.布兰妮新歌《爱情罪犯》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歌手布兰妮(BritneySpears)新歌《爱情罪犯》(Crimin…
大逆不道 [ dà nì bù dào ]
原指犯上谋反。现也指罪大恶极。《汉书 杨恽传》:“称引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逆:叛逆。不 道:不合正…
散收 [ sàn shōu ]
将罪犯单独囚禁,不使混杂。《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蒙古 人犯罪散收。”《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达鲁花赤与众官…
刑罚学 [ xíng fá xué ]
刑罚学是犯罪学(criminology)的一支,其主要内容在讨论刑事处分中的囚禁和复建,以及监狱管理等。 刑罚…
梦境犯罪 [ mèng jìng fàn zuì ]
梦境犯罪,亦称“潜意识犯罪”。该词源自美国电影《奠基》,在这部科幻动作片中,由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窃贼总是…
鼎姓 [ dǐng xìng ]
大姓,大族。《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夫狱讼惟平,画一在制,虽恩家得罪,必宜申宪,鼎姓貽諐,最合从网。”
协日 [ xié rì ]
干支和合的日子。古代处决罪犯,要选择干支和合的吉日。《周礼·秋官·乡士》:“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刑杀。” 郑玄 注…
相冒合户 [ xiāng mào hé hù ]
唐朝时候,在《唐律疏议》的“户婚”篇中所规定的一种罪名,即不经过官府允许,几户之间私自合户和冒充三品以上官和郡王的亲…
洗钱行为 [ xǐ qián xíng wéi ]
洗钱,是指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交易、转移、转换等各种方式加以合法化、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三逆 [ sān nì ]
(一)、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二)、佛教语。指恶比丘提婆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