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臣 [ fán chén ]
藩屏之臣;大臣。蕃,通“ 藩 ”。《韩非子·孤愤》:“故主失势而臣得国,主更称蕃臣。”《史记·楚世家》:“ 楚王 至…
陈蕃一室 [ chén fān yī shì ]
形容青年人有远大的志向。出处:《后汉书·陈蕃传》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
蕃岳 [ fān yuè ]
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蕃,通“ 藩 ”。《南齐书·江谧传》:“至於蕃岳入授,列代恆规;勋戚出抚,前王彝则。”《南史·张…
豁口 [ huō kǒu ]
缺口穿过篱笆的豁口障碍物[如墙或树篱]上的缺口;尤指军事防御线上的突破口裂缝;开口穿过篱笆的豁口破口,缺口城墙豁口[…
蕃将 [ fān jiāng ]
古代特指原为吐蕃人的将领。
短蕃匠 [ duǎn fān jiàng ]
唐 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无偿服役的工匠称“番匠”,又称“蕃匠”。其服役期为二十日,比前代为短,故又名“短蕃匠”。
场院 [ cháng yuàn ]
有墙或篱笆环绕的平坦的空地,多用来打谷物和晒粮食。
窄道 [ zhǎi dào ]
不作为大路通行的小道或树篱之间的狭窄通道。
马致远 [ mǎ zhì yuǎn ]
人名。(公元1251?~?)号东篱,元大都人(今北京市)。工乐府,作品以豪放见胜,与关汉卿等齐名,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徐稺榻 [ xú zhì tà ]
指 东汉 陈蕃 为 徐稺 特设之榻。
蕃芜 [ fán wú ]
滋长茂盛。《后汉书·班固传下》:“百穀溱溱,庶卉蕃芜。” 宋 曾巩 《洪范传》:“五者(雨、暘、燠、寒、风)无不至,…
蕃茂 [ fān mào ]
(一)、繁盛。《素问·五常政大论》:“升明之纪,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化蕃茂。”王冰 注:“长气盛,故物…
边藩 [ biān fān ]
亦作“边蕃”。靠近边境的藩国、藩镇。
进退触藩 [ jìn tuì chù fān ]
进退触藩(進退觸藩) 前进后退都有障碍,谓进退两难。语出《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孔颖达 疏:“…
偷眠 [ tōu mián ]
偷睡也。唐、白居易〈家园〉诗:「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闲吏部暂偷眠。」
南藩 [ nán fān ]
(一)、亦作“南蕃”。犹南疆。(二)、南方的屏障。
八枳 [ bā zhǐ ]
谓大小、上下递为藩蔽。枳树芳香多刺,可做篱笆,故以为喻。
奠牧 [ diàn mù ]
指诸侯蕃国。亦指其所辖治的区域。《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有睟睿蕃,爰履奠牧。” 李善 注:“诸侯得祀名…
住蕃 [ zhù fān ]
宋 时, 中国 人去海外贸易,当年不回国,称“住蕃”。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
仙籞 [ xiān yù ]
皇帝游幸郊外,用以阻隔行人往来的竹篱。亦指禁苑。
蕃辅 [ fān fǔ ]
捍卫辅助。蕃,通“藩”。《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餘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
疏败 [ shū bài ]
稀疏破敝。 宋 梅尧臣 《小村》诗:“ 淮 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棘篱 [ jí lí ]
(一)、用荆棘作成的篱笆。(二)、犹棘围。指科举时代的试院。
陈蕃榻 [ chén fān tà ]
后汉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
下藩 [ xià fān ]
(一)、亦作“下蕃”。王公的封地。(二)、指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