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否 [ yǐ fǒu ]
亦作“以不”。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否”。《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
予以否认 [ yǔ yǐ fǒu rèn ]
给予否定,不认同。
否桑 [ pǐ sāng ]
《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后因以“否桑”比喻命运。
以不 [ yǐ bù ]
见“以否”。
迍否 [ zhūn fǒu ]
屯、否为《易》二卦名。迍,通“屯”。屯谓艰难,否谓隔塞。后以“迍否”指困顿不利。
四句分别 [ sì jù fēn bié ]
佛教专有名词,即以肯定、否定、复肯定及复否定等四句以类别诸法的形式。
聊生 [ liáo shēng ]
赖以维持生活(多用于否定)
可否 [ kě fǒu ]
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与 裨諶 乘以适野,使谋可否。” 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上》:“是不审…
不是不 [ bù shì bù ]
「不是」用以否定「不」字。「不是」和「不」都表否定,「不是不」是否定的否定,表示肯定之义,「即「是」的意思。如:「我…
忘怀 [ wàng huái ]
忘记(多用于否定式):难以忘怀。
否屈 [ pǐ qū ]
犹言困顿受挫。《释名·释言语》:“拙,屈也。使物否屈不为用也。” 唐 王勃 《上百里昌言疏》:“君子不以否屈而易方,…
全盘否定 [ quán pán fǒu dìng ]
全数否决,不予以肯定。如:「我们不能因为这点小差错,就将他过去的贡献全盘否定。」
司旌 [ sī jīng ]
习射时负责举旗以示箭之中否。
臧不 [ zāng bù ]
臧否。谓善恶。《国语·楚语下》:“龟足以宪臧不,则宝之。”不,一本作“ 否 ”。 韦昭 注:“宪,法也,取善恶之法。…
置评 [ zhì píng ]
加以评论(多用于否定式):不予置评。
置信 [ zhì xìn ]
相信(多用于否定式):不可置信。难以置信。
健否 [ jiàn fǒu ]
健康与否。《太平广记》:「王仙客至长安,驿令塞鸿烹茶,帘外无双见之曰:『郎健否。』。」;宋、黄庭坚〈次韵仲车因娄行父…
否臧 [ pǐ zāng ]
(一)、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孔颖达 疏:“否谓破败,臧谓有功。”《…
以白诋青 [ yǐ bái dǐ qīng ]
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否往泰来 [ pǐ wǎng tài lái ]
否往泰来(否往泰來) 见“ 否去泰来 ”。
选择权 [ xuǎn zé quán ]
一个持有人可以选择是否要履约的权利。
唯唯绸否 [ wěi wěi fǒu fǒu ]
唯唯: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虚与委蛇,不可置否
否则 [ fǒu zé ]
如果不是这样:首先必须把场地清理好,否则无法施工。看问题必须全面,否则的话,就难免以偏概全。
否极泰回 [ pǐ jí tài huí ]
否极泰回(否極泰回) 见“ 否极泰来 ”。
进可替否 [ jìn kě tì fǒu ]
进可替否(進可替否) 谓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
【词语拼音】yǐ fǒu
【词语解释】亦作“以不”。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否”。《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