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勒 [ gōu lè ]
(一)、亦作“钩勒”。国画的一种技法。用笔顺势为钩,逆势为勒;也有以单笔为钩,复笔为勒的。一般不分笔势顺、逆或单、复…
钩逆 [ gōu nì ]
亦作“钩逆”。钩勒马口的驭马工具。
铁画银钩 [ tiě huà yín gōu ]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勾填 [ gōu tián ]
钩勒填描。复制字画的一种方法。
钩饰 [ gōu shì ]
控马用具。钩,络在马下巴的皮制的钩;饰,指饰于马头的马勒等物。
勾勒 [ gōu lè ]
(一)、用线条画出轮廓;双钩。(二)、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这部小说善于勾勒场面,渲染气氛。
点簇 [ diǎn cù ]
(一)、中国画技法名。是用笔作点法而簇聚成物象的画法。(二)、多指不用钩勒的点笔花卉画法,又称点垛。
钩别 [ gōu bié ]
亦作“钩别”。钩摹辨析。
钩曲 [ gōu qū ]
亦作“钩曲”。弯曲如钩。
吊钩 [ diào gōu ]
把锅挂在炉火上的钩附有链条或绳索的钩环或挂钩一种粗大的、通常有手柄的钩,尤指用以搬运货物或挂肉的钩
钩鈲 [ gōu gū ]
(一)、亦作"钩?"。(二)、见"钩?"。
钩镰槍 [ gōu lián qiāng ]
亦作钩镰槍。见钩镰枪。
钩挽 [ gōu wǎn ]
亦作“钩挽”。谓相钩连牵引。
钩栈 [ gōu zhàn ]
亦作“钩栈”。曲仄如钩的栈道。
钩脚 [ gōu jiǎo ]
汉字笔划竖钩的最后一钩。
停云馆帖 [ tíng yún guǎn tiē ]
凡十二卷。明、文徵明摹〈勒阁〉、〈绦〉、〈临江〉、〈宝晋〉、〈博古〉诸帖,及宋元明人墨迹,汇刻为此帖。初为木版,未成…
訾笮 [ zī zé ]
谓勒索敲诈钱财。訾,通“貲”。宋 沉括《开封府推官金部员外郎刘君墓志铭》:“有迫人之危,以取货于 大江 风涛之间,及…
领钩 [ lǐng gōu ]
扣住衣领的金属钩,包括钩儿和环两部分,分别钉在领口上:一副领钩。
钩楯 [ gōu dùn ]
(一)、即钩盾。(二)、弯曲如钩的栏杆。
挂钩 [ guà gōu ]
(一)、用钩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二)、比喻建立某种联系:企业直接跟原料产地挂钩。这两个单位早就挂起钩来了。(三)、…
锤钩 [ chuí gōu ]
指衡器。钩,秤钩。《宋史·律历志一》:“如闻秬黍之制,或差毫釐,锤钩为姦,害及黎庶。”
钩手 [ gōu shǒu ]
钩,一种似剑而曲的兵器。钩手指配带钩的士兵。《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操急引军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钩手。」
中钩 [ zhōng gōu ]
(一)、犹中规。钩,圆规。(二)、指春秋时管仲射齐公子小白中其带钩事。(三)、犹上钩。
滑钩 [ huá gōu ]
一种钩,设计成能容易或自动脱钩。
锤鈎 [ chuí gōu ]
指衡器。钩,秤钩。《宋史·律历志一》:“如闻秬黍之制,或差毫釐,锤钩为姦,害及黎庶。”
【词语拼音】gōu lè
【词语解释】(一)、亦作“钩勒”。国画的一种技法。用笔顺势为钩,逆势为勒;也有以单笔为钩,复笔为勒的。一般不分笔势顺、逆或单、复,凡以线条钩画物象轮廓,统称钩勒。
(二)、指书法中的双钩法。用细线条钩摹一种字体,便于传写存真,或雕刻碑版。
(三)、指创造象形文字时的刻划方法。
(四)、指用硃笔在文章的起承转合等处打钩划杠,做分段之类的标志。
(五)、犹描写、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