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窟 [ cháo kū ]
巢穴。
复窟倾巢 [ fù kū qīng cháo ]
窟:洞穴;巢:鸟窝。翻了洞穴,塌了鸟窝。比喻家室倾毁。
覆窟倾巢 [ fù kū qīng cháo ]
喻家室倾毁。《宋书·沈攸之传》:“彼四子者,皆當世雄傑,以犯順取禍,覆窟傾巢,爲豎子笑。”
榛巢 [ zhēn cháo ]
以木构筑的窠巢。《淮南子·原道训》:“木处榛巢,水居窟穴。” 高诱 注:“聚木曰榛。”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一…
橹巢 [ lǔ cháo ]
上古人类的居处。有柴谓櫓,在树曰巢。《孔子家语·问礼》:“昔之王者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櫓巢。” 王肃 注:“…
猿藏熊缘 [ yuán cáng xióng yuán ]
猿藏:猿藏身之处;熊缘:熊不舍离家的地方。指猿和熊的巢窟
三兔穴 [ sān tù xué ]
三窟。喻多种避祸方法。《归潜志》卷二引 金 赵宜禄 《题嵩阳归隐图》诗:“窈窕云山三兔穴,飘飘风树一鳩巢。”参见“ …
马窟 [ mǎ kū ]
指饮马的积水窟。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铭》:“ 长城 马窟, 广武 兵栏。” 唐 陆龟蒙 《早春雪中作吴…
龙潭虎窟 [ lóng tán hǔ kū ]
潭:深水池;窟:洞穴。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营窟 [ yíng kū ]
(一)、上古时掘地或累土而成的住所。一说是相连的洞穴。《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归投 [ guī tóu ]
投奔;归顺。《宋书·武帝纪上》:“倾其巢窟,令贼奔走之日,无所归投。”《敦煌曲子词·感皇恩》:“还(寰)海内,束手愿…
兔窟 [ tù kū ]
(一)、兔子的巢穴。亦喻隐居之地。宋 程俱《山中对酒》诗:“何年顾兔窟,桂子落山腹。”元 袁桷《客舍书事》诗之六:“…
结草虫 [ jié cǎo chóng ]
昆虫名。亦称“ 结苇 ”。体形圆长,暗黑色,常缀叶片、小枝、树皮等为巢,被于体外而匐行。春季食茶、梅、樱、李等之嫩芽…
香窟 [ xiāng kū ]
弥布香气的洞室。 宋 陶穀 《清异录·五窟》:“同舍生 刘垂 ……曰:有钱当作五窟室, 吴 香窟尽种梅株, 秦 香窟…
窟窿 [ kū long ]
(一)、洞:冰窟窿。老鼠窟窿。鞋底磨了个大窟窿。(二)、比喻亏空。
敦煌石窟 [ dūn huáng shí kū ]
中国著名石 窟。包括甘肃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通常指莫高窟。
七穿八穴 [ qī chuān bā xué ]
穿:洞,孔;穴:窟窿。形容窟窿很多。
城窟 [ chéng kū ]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饮马 长城 窟,水寒伤马骨。”后以“城窟”称 长城 边的泉眼。 明 《送康元龙之灵武》…
三窟狡兔 [ sān kū jiǎo tù ]
释义 义参「狡兔三窟」。见「狡兔三窟」条。
盘络 [ pán luò ]
回环连接。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细视之,则石面脉理深青色,盘络如柏枝状。”《明史·广西土司传一·平乐》…
横奔月窟 [ héng bēn yuè kū ]
径直奔往月窟山。月窟山,传说中嫦娥奔月的地方。
三穴 [ sān xué ]
三窟。
洞孔 [ dòng kǒng ]
窟窿。
狡兔三窟 [ jiǎo tù sān kū ]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
窟竉 [ kū lǒng ]
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