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省 [ tuì xǐng ]
事后自我反省;退而自省。
老老虎 [ lǎo lao hǔ ]
“老老虎”,是指退居二线或退休了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
维谷 [ wéi gǔ ]
“进退维谷”之省。进退两难。谷,比喻困境。《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毛 传:“谷,穷也。” 清 …
退思补过 [ tuì sī bǔ guò ]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下桃 [ xià táo ]
城名。在陕西省南郑县东。《南齐书·高帝纪》:「薛健退屯下桃城。」
谒泉 [ yè quán ]
山名。在 山西省 文水县 西南,汾阳县 北。山有石室,传为 卜子夏 退隐处。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 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封还 [ fēng hái ]
(一)、缄封退还。多指封还诏敕。(二)、唐以后为门下省给事中的主要职务之一。
汾沮 [ fén jǔ ]
《诗·魏风。汾沮洳》篇名的省称。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八:“《汾沮》何鄙俭,《考槃》何退穷。”
退思 [ tuì sī ]
(一)、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 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后因以指退归思过,事后反省。《…
发蒙啓蔽 [ fā mēng qǐ bì ]
启发蒙昧。明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发蒙启蔽,时或未省,而退实沉思。既久,稍通解耳。”
发蒙启蔽 [ fā méng qǐ bì ]
启发蒙昧。明 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發蒙啓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既久,稍通解耳。”
南省舍人 [ nán shěng shè rén ]
亦称“南宫舍人”。指礼部郎中。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旧説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舍人。”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
羁碍 [ jī ài ]
羁绊阻碍。《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况今 秦 梁 千里,兵势无常,遥为规划,未必合宜。彼违命则失君威,从命则害…
伏念 [ fú niàn ]
(一)、谓退而自省。(二)、伏,敬词;念,念及,想到。旧时致书于尊者多用之。(三)、犹俯念,下念。谓在上者体察下情。
鹢路 [ yì lù ]
《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杜预 注:“鷁,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宋 人以为灾。”后因以“鷁路”比…
信旗 [ xìn qí ]
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每战,监使自有信旗,乘高立马,以牙队自卫,视军势小却,輒…
伏属 [ fú shǔ ]
指隶属,下属。 唐 韩愈 《潮州谢孔大夫状》:“欲致辞为让,则乖伏属之礼;承命苟贪,又乖循省之道,进退反侧,无以自寧…
进退 [ jìn tuì ]
(一)、前进和后退:进退自如。进退两难。(二)、应进而进,应退而退,泛指言语行动恰如其分:不知进退。进退有度。
东省 [ dōng shěng ]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
逊避 [ xùn bì ]
(一)、退让;退避。(二)、退位;禅让。
病退 [ bìng tuì ]
因病退职、退学或提前退休。
退旅进旅 [ tuì lǚ jìn lǚ ]
退旅进旅(退旅進旅) 一起进退。《宋书·乐志七》:“一弛一张,退旅进旅。”参见“ 旅进旅退 ”。
退兵 [ tuì bīng ]
(一)、撤退军队:传令退兵。(二)、迫使敌军撤退:退兵之计。
退败 [ tuì bài ]
(一)、犹败退。(二)、退缩;退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