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惧 [ tì jù ]
戒惧。
术悐 [ shù tì ]
怵惕。戒惧警惕。
惕厉 [ tì lì ]
警惕;戒惧:日夜惕厉。也作惕励。
怵惕 [ chù tì ]
恐惧警惕:怵惕不宁。
戒惧 [ jiè jù ]
警惕,畏惧:戒惧心理。
怵怵 [ chù chù ]
戒惧、警惕貌。
冰惕 [ bīng tì ]
戒惧警惕。
日惕 [ rì tì ]
日日警惕、戒惧。
怛惕 [ dá tì ]
犹怵惕,惊惧。
逷逷 [ tì tì ]
忧惧貌。逷,用同“惕”。
怊怊惕惕 [ chāo chāo tì tì ]
怊怊:怅惘;惕惕:忧惧。形容人忧愁感伤,失意惆怅。
惊惕 [ jīng tì ]
(一)、惊惧。(二)、警惕。惊,通“警”。
贞厉 [ zhēn lì ]
谓守持正道,惕厉戒惧,不失常节。
遽惕 [ jù tì ]
惶恐戒惧。《楚辞·大招》:“魂乎归徠,不遽惕只。” 王逸 注:“言饮食醲美,安意遨游,长无惶遽怵惕之忧也。”
兢惕 [ jīng tì ]
戒惧。《南史·王融传》:“悚怍之情,夙宵兢惕。”唐 白居易《为宰相贺雨表》:“臣等位忝钧衡,职乖燮理;仰阴阳而增惧,…
惕息 [ tì xī ]
(一)、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汉书·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颜师古 注:“惕…
惕慄 [ tì lì ]
亦作“ 惕栗 ”。犹言战战兢兢。《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慄不敢为淫暴。” 唐 韩愈 《河南…
惕栗 [ tì lì ]
亦作“ 惕栗 ”。犹言战战兢兢。《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慄不敢为淫暴。” 唐 韩愈 《河南…
畏戒 [ wèi jiè ]
畏惧戒惕。 汉 张衡 《东京赋》:“劝德畏戒,喜惧交争。”《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始皇 不畏戒自省,反夷灭其旁民…
悚惕 [ sǒng tì ]
(一)、恐惧;惶恐。汉 焦赣《易林·遯之随》:“使民不惧,安无悚惕。”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城南依山原,…
儆畏 [ jǐng wèi ]
警惕和畏惧;戒惧。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尤愿陛下儆畏天戒,矜恤民穷。”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八节:“…
草苗 [ cǎo miáo ]
犹草茅。比喻鄙野微贱的人。 晋 左芬 《离思赋》:“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厕于紫庐。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
忧勤惕厉 [ yōu qín tì lì ]
忧勤:忧愁劳苦。惕厉:警惕谨慎;警惕激励。
昼警夕惕 [ zhòu jǐng xī tì ]
昼警夕惕(晝警夕惕) 日夜警惕戒慎。 宋 沉括 《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昼警夕惕,思天地亭…
惴惕 [ zhuì tì ]
恐惧,忧戚。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煢煢孤立,未有子息……每当春秋时饗,孑立捧奠,顾眄无后继者,惸惸然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