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同伐异 [ biāo tóng fá yì ]
标同伐异(標同伐異) 谓助同道伐异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真长 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
伐异党同 [ fá yì dǎng tóng ]
伐异党同(伐異黨同) 谓联合观点或利益相同的人以攻击异己。 清 彭绍升 《南畇先生遗书后序》:“道之歧出不统久矣。 …
步伐异常 [ bù fā yì cháng ]
因跛脚或关节肿大、肌肉疼痛等生理疾病导致行走时步伐与常人不同,称为「步伐异常」。
伐异 [ fá yì ]
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黨伐 [ dǎng fá ]
见“党同伐异”。
党伐 [ dǎng fá ]
见“ 党同伐异 ”。
党同妒异 [ dǎng tóng dù yì ]
dǎng tóng dù yì 党同妒异 犹言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 [ dǎng tóng fá yì ]
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
钩深图远 [ gōu shēn tú yuǎn ]
指对僻远的异族图谋予以讨伐。
伐橹 [ fá lǔ ]
盾之异名。《诗经·秦风·小戎》:「蒙伐有苑,传,伐中干也。」疏:「《左传》说:『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
作伐 [ zuò fá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称做媒为“作伐”。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
贰言 [ èr yán ]
异议。《国语·越语下》:“ 范蠡 进諫……王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 吴 。”
党同妬异 [ dǎng tóng dù yì ]
犹言党同伐异。 唐 张说 《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妬异,…
黨同妬異 [ dǎng tóng dù yì ]
犹言党同伐异。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妬异,竟寝其…
黨同伐異 [ dǎng tóng fá yì ]
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就袒护,与自己观点不同就加以攻击。《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
伐击 [ fá jī ]
伐也。《汉书·王褒传》:「割剥伐击。」;汉、班固《白虎通·诛伐》:「伐者何,谓伐击也。」
七伐 [ qī fá ]
语出《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孔 传:“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六七,以为例。…
伐木 [ fá mù ]
采伐林木:上山伐木。伐木工人。
柯烂棋 [ kē làn qí ]
指仙人所下的棋。典出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 石室山,晋 时 王质 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伐罪吊人 [ fá zuì diào rén ]
伐罪吊人(伐罪弔人) 见“ 伐罪弔民 ”。
肆伐 [ sì fá ]
袭伐,疾伐。
树疮 [ shù chuāng ]
亦作“树创”。树木的斫伤处。《水经注·渭水一》引《列异传》:“武都 故道县 有 怒特祠,云神本南山大梓也,昔 秦文公…
政适 [ zhèng shì ]
讨伐敌人。政,征伐。
参伐 [ cān fá ]
亦作“参罚”。参、伐皆星名。伐星属于参宿。古人谓主斩伐之事。
四伐 [ sì fá ]
(1).用武器击刺四次。《书·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孔 传:“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