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结 [ yuàn jié ]
(一)、怨气郁结。(二)、指郁结的怨气。(三)、结下怨仇。(四)、蕴结。
一藏 [ yī cáng ]
(一)、梵语“藏”有包蕴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二)、指一部藏经。
廓周 [ kuò zhōu ]
犹范围。 唐 庞蕴 《杂诗》之四:“神识苟能无罣碍,廓周法界等虚空。”
俗我 [ sú wǒ ]
?于五蕴假合之身,顺世俗之法而称为我,谓之俗我,亦云假我。
暗尘 [ àn chén ]
积累的尘埃。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赋存 [ fù cún ]
蕴藏和储存量(泛指矿藏);赋予其存在的条件;存在形式、相态等。
意象 [ yì xiàng ]
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沉潜刚克 [ chén qián gāng kè ]
沉潜:深沉不露;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
悲沧 [ bēi cāng ]
悲沧:形容精神生活苦痛无助,蕴涵对生活失去希望之意.。
寓意纹样 [ yù yì wén yàng ]
寓意纹样yù yì wén yàng 定义 指含有某种意义的装饰花纹。寓意,即是借一个或一组可以“假托”、“转喻”、…
密行 [ mì xíng ]
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
一味蕴 [ yī wèi yùn ]
一味蕴,梵语 eka-rasa-skandha。指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之主体。
十一色 [ shí yī sè ]
十一色 [出大乘广五蕴论] 色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即内色也。
沈郁 [ shěn yù ]
(一)、亦作“沉鬱”。沉闷忧郁。晋 陆机《思归赋》:“伊我思之沉鬱,愴感物而增深。”唐 李益《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诗…
修墓假 [ xiū mù jiǎ ]
归省坟茔之休假也。《晋书·陆晔传》:「咸和中,求归乡里拜坟墓。有司奏,旧制假六十日。侍中颜含、黄门侍郎冯怀驳曰:『晔…
翼望山 [ yì wàng shān ]
泑山向西水行百里,便到了翼望山,山上草木不生,却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美玉。
韫椟藏珠 [ yùn dú cáng zhū ]
韫:蕴藏。椟:木匣子。指珠宝藏在木匣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蕴奇待价 [ yùn qí dài jià ]
蕴:积聚,藏蓄。积聚珍奇的宝物,等待适当的价钱。比喻怀藏奇才,等待施展的机会。
隐含 [ yǐn hán ]
隐约含有;暗含:眼神里隐含着失望。话中隐含着深意。
喉痈 [ hóu yōng ]
中医病名。是指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腐血败肉,酿成痈脓。
含菁咀华 [ hán jīng zuǐ huá ]
含菁咀华(含菁咀華) 见“ 含英咀华 ”。
发微 [ fā wēi ]
(一)、阐发微妙之处。(二)、常用作书名或篇名,指对某一事理精蕴或某一事物原委的探索。
戴发含牙 [ dài fā hán yá ]
戴发含牙(戴髮含牙) 见“ 戴髮含齿 ”。
戴眉含齿 [ dài méi hán chǐ ]
戴眉含齿(戴眉含齒) 见“ 戴髮含齿 ”。
苑结 [ yuàn jié ]
蕴结,郁结。《诗·小雅·都人士》:“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程俊英 注:“苑结,即鬱结,心中忧鬱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