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寇 [ dí kòu ]
侵略者;入侵的敌人:抗击敌寇。歼灭敌寇。
寇敌 [ kòu dí ]
入侵之敌;敌军。
外寇 [ wài kòu ]
指入侵的敌寇:抗击外寇。
雠虏 [ chóu lǔ ]
(一)、被俘的敌人。(二)、敌寇。
赍粮藉寇 [ jī liáng jiè kòu ]
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余寇 [ yú kòu ]
残馀的寇敌。
蹑寇 [ niè kòu ]
追击敌寇。
寇仇 [ kòu chóu ]
仇敌:视若寇仇。
贼虏 [ zéi lǔ ]
对敌寇的贬称。
剧虏 [ jù lǔ ]
势力强大的敌寇。
扫灭 [ sǎo miè ]
扫荡消灭扫灭敌寇
射天狼 [ shè tiān láng ]
喻诛灭贪残者或敌寇。
摧紧获丑 [ cuī jǐn huò chǒu ]
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
勍盗 [ qíng dào ]
犹强寇。多指强大的敌人。
虏尘 [ lǔ chén ]
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穷寇 [ qióng kòu ]
穷途末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视如寇仇 [ shì rú kòu chóu ]
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视为寇仇 [ shì wéi kòu chóu ]
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私通 [ sī tōng ]
(一)、私下勾结:私通敌寇。(二)、通奸。
摧坚获丑 [ cuī jiān huò chǒu ]
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内寇 [ nèi kòu ]
(1).谓国内变乱。《战国策·燕策一》:“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 鲍彪 注:“寇,犹乱。与,犹和。”(2).指外敌…
边祲 [ biān jìn ]
(一)、边地的灾气。(二)、比喻边寇、边敌。
强寇 [ qiáng kòu ]
亦作“彊寇”。强大的敌寇。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强寇桀逆,拒围一年。”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彊寇败绩…
反掖之寇 [ fǎn yè zhī kòu ]
掖:同“腋”;寇:敌人;反掖:反于腋下,从内部叛变。指从内部叛变的敌人。
出车殄寇 [ chū chē tiǎn kòu ]
出征消灭敌寇。《旧唐书·裴度传》:“在宪宗时,扫涤区宇,尔则有出车殄寇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