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装 [ yáng zhuāng ]
(一)、西服。(二)、属性词。西式的装订方法,装订的线藏在书皮里面:洋装书。
洋装书 [ yáng zhuāng shū ]
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
装洋相 [ zhuāng yáng xiàng ]
人们把假惺惺的动作称为“装洋相”。
装洋吃相 [ zhuāng yáng chī xiàng ]
假装糊涂。《冷眼观》第十二回:“但是我就是有甚么得罪你的地方,你既是个会家,却不应拿着装洋吃相的手段来朦混我。”亦作…
装佯吃象 [ zhuāng yáng chī xiàng ]
见“装洋吃相”。
洋服 [ yáng fú ]
西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洋庄 [ yáng zhuāng ]
亦作“洋装”。旧式前膛洋炮。因式样与土炮不同,故称。
装洋蒜 [ zhuāng yáng suàn ]
[口]∶装腔作势;装糊涂。
线装书 [ xiàn zhuāng shū ]
装订线露在封面外的书籍,常跟“洋装书”对举,代表我国古书。
小洋装 [ xiǎo yáng zhuāng ]
结彩 [ jié cǎi ]
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等结成美丽的装饰物:悬灯结彩。国庆节,商店门前都结着彩,喜气洋洋。
土枪 [ tǔ qiāng ]
指用土法制造的枪。与“洋枪”相对。枪膛内装以火药、铁砂等。
西服 [ xī fú ]
西洋式的服装,有时特指男子穿的西式上衣、背心和裤子。
格子布 [ gé zi bù ]
以格子形状为主要图案的布料。如:「她穿了一件格子布的洋装。」
洋枪队 [ yáng qiāng duì ]
清 政府勾结 美 、 英 、 法 侵略者为镇压 太平天囯 而组建的武装部队,使用洋枪洋炮。 清 王韬 《弢园老民自传…
珠饰 [ zhū shì ]
用珠、玉等缀成的饰品。如:「这套洋装搭配这个珠饰,再好看不过了。」
西洋景 [ xī yáng jǐng ]
(一)、民间文娱活动的一种装置,若干幅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多是西洋画,所以叫西洋景…
鹤嘴镐 [ hè zuǐ gǎo ]
挖掘土石用的工具,镐头两头尖,或一头尖一头扁平,中间装着木把。通称洋镐。
拿腔作调 [ ná qiāng zuò diào ]
拿腔作调(拿腔作調) 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 老舍 《四世同堂》九:“‘我走!我走!’ 冠先生 拿腔作调的说,‘请太太…
保安队 [ bǎo ān duì ]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具有警察性质的武装部队。亦统称为保安部队。
秋天小洋装 [ qiū tiān xiǎo yáng zhuāng ]
战列舰 [ zhàn liè jiàn ]
一种装备大口径火炮和厚装甲的大型军舰,主要用于远洋战斗活动,因炮战时排成单纵队的战列线而得名。20世纪初期曾是海战的…
洛丽塔洋装 [ luò lì tǎ yáng zhuāng ]
迷你洋装厅 [ mí nǐ yáng zhuāng tīng ]
装蟒吃象 [ zhuāng mǎng chī xiàng ]
方言。犹言装洋吃相。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三个汉子都大笑起来道:‘我看你们都是黄的!不要装蟒吃象,陪老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