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朱 [ yín zhū ]
硫化汞的俗称。无机化合物,化学式HgS。最早的鲜红色颜料。有毒。用于油画、印泥及中国著名的朱红雕刻漆器等。
朱提银 [ zhū tí yín ]
古代的一种优质白银。因产于今 云南 昭通县 境内之 朱提山,故称。
朱提 [ zhū tí ]
(一)、古地名。(二)、山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亦用作银的代称。
银朱丹 [ yín zhū dān ]
银朱膏 [ yín zhū gāo ]
银朱丸 [ yín zhū wán ]
红墨 [ hóng mò ]
银朱制成的墨,供绘画或批阅作文用。
银红 [ yín hóng ]
在粉红色颜料里加银朱调和而成的颜色。
银筵 [ yín yán ]
竹席之美称。 唐 杜牧 《朱坡》诗:“蜗壁斕斑蘚,银筵荳蔻泥。”
硍朱 [ yín zhū ]
即银朱。硫化汞的俗称。是最早的鲜红颜料,用于油画、印泥及朱红绘雕漆器等。也可入药,有毒。
响钞精银 [ xiǎng chāo jīng yín ]
成色高的银子。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挥霍的是一锭锭响钞精银,摆列的是一行行朱唇倈皓齿。”
瘛瘚 [ chì jué ]
痉挛,昏厥。清 袁枚《续新齐谐·银伥》:“朱元芳 家於 闽,在山峪中得窖金银归,忽闻秽臭不可禁,且人口时有瘛瘚。”
朱毂 [ zhū gū ]
即朱轮。 唐 于鹄 《长安游》诗:“绣帘朱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 宋 梅尧臣 《寄汶上》诗:“瘦马青袍三十载,…
银槎 [ yín chá ]
一种银质的盛酒器。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银槎》:“道光 乙酉,胡书农 学士 敬,以 朱碧山 银槎饮客,上鐫 至…
银山铁壁 [ yín shān tiě bì ]
银山铁壁(銀山鐵壁)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朱子语类》卷一三○:“ 元城 在 南都 ,似箇银山铁壁。” 元…
朱拓 [ zhū tà ]
及出处 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上拓印下来的文字或图形。出处: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
提疬丹 [ tí lì dān ]
名称:提疬丹 组成:水银1两,硼砂1两,火消1两,明矾1两,皂矾1两,食盐1两,朱砂2钱。
朱履 [ zhū lǚ ]
(1).红色的鞋。古代贵显者所穿。 南朝 梁 沉约 《登高望春》诗:“ 齐 童躡朱履, 赵 女扬翠翰。”《新唐书·车…
朱寿之器 [ zhū shòu zhī qì ]
红漆棺材。《后汉书·梁商传》:“及薨,帝亲临丧……赐以东园朱寿之器、银鏤、黄肠、玉匣、什物二十八种。”李贤注:“寿器…
赏锺 [ shǎng zhōng ]
锺,酒杯。赏锺指赐酒。《水浒传.第五一回》:「府里侍婢捧着银瓶果盒,筛酒连与朱仝吃了三大赏锺。」
银牀 [ yín chuáng ]
1.井栏。一说辘轳架。 南朝 梁 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玉醴吹巖菊,银牀落井桐。” 唐 杜甫 《冬日洛…
抟砂炼汞 [ tuán shā liàn gǒng ]
古代术士用朱砂、水银来提炼仙丹。《西游记.第一七回》:「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足色 [ zú sè ]
◎ 足色 zúsè[(gold or silver)of standard purity…
改折 [ gǎi shé ]
旧时赋税制度中以其他物品或银两替代原定应交物品的缴纳办法。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漕银之改折,亦为一时凶荒之…
愍册 [ mǐn cè ]
怜恤抚慰的诏书。 唐 刘禹锡 《唐故朝议郎赠司空奚公神道碑》:“有顷,持愍册宣恩于 蓟门 。将行,锡银朱於青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