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回鹘 [ yuàn huí hú ]
(一)、同“怨廻鹘”。(二)、唐乐曲名。
回鹘豆 [ huí hú dòu ]
豌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嫩荚和种子供食用。亦称“回回豆”。《说郛》卷八六引 宋 叶隆礼《契丹国志·回鹘…
回鹘文 [ huí gǔ wén ]
回鹘 人采用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属音素文字类型。主要通行于今 吐鲁番盆地 及中亚 楚河 流域。字母分字头、字中、字…
回鹘 [ huí hú ]
回纥。
回鹘寺 [ huí hú sì ]
别失八里 [ bié shī bā lǐ ]
元代地名。乃回鹘语五城之意。
可敦城 [ kě dūn chéng ]
回鹘古城,即回鹘建牙之地。见于《辽史·地理志》者有三:云内州“有古可敦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北阴山北麓。
都播 [ dōu bō ]
亦作“都波”。古代 回鹘 族所属的部落之一。
注吾 [ zhù wú ]
回纥 族复姓。 唐 代有 注吾合素 。见《新唐书·回鹘传下》。
甘州回鹘 [ gān zhōu huí hú ]
龟兹回鹘 [ qiū cí huí hú ]
沙州回鹘 [ shā zhōu huí hú ]
饰配 [ shì pèi ]
指结婚。 唐 白居易 《册回鹘可汗加号文》:“既降和亲之命,遂申饰配之礼。”
居勿 [ jū wù ]
古族名。 黠戛斯 的别称。曾受 突厥 和 回纥 统治,后攻灭 回鹘 汗国,与 唐 往来不绝。《新唐书·回鹘传下》:“…
天公主 [ tiān gōng zhǔ ]
原为古代西北各族对 唐 公主之称,后 回鹘 等族亦以之称可汗之妻。
鹘嘲 [ hú cháo ]
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有青毛冠,多声。也称鹘鸼、鹘鸠。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鹘嘲》。
阿热 [ ā rè ]
复姓。西域 坚昆国,又名 黠戛斯,其君曰“阿热”,遂姓 阿热氏。见《新唐书·回鹘传下》。
榛莱 [ zhēn lái ]
杂草丛生。形容荒芜。《新唐书·回鹘传上》:“是时, 回紇 已踰 三城 ,见州县榛莱,烽障无守,有轻 唐 色。”
撤备 [ chè bèi ]
撤去守备的军队。《新唐书·回鹘传上》:“会雪雰严晦, 吐蕃 闭营撤备,乃纵击之。”
鹘雕 [ hú diāo ]
即鹘嘲。
鹰觑鹘望 [ yīng qù hú wàng ]
觑:看;鹘:一种猛禽。目光像鹰、鹘一样,十分敏锐。形容视觉敏锐。
鹘响 [ hú xiǎng ]
鹘的鸣声。
俊鹘 [ jùn hú ]
矫健之鹘。
鹘睛 [ hú jīng ]
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
鹘鸠 [ gǔ jiū ]
即鹘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