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衣 [ bāo yī ]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也叫胎衣、衣胞。
胞衣地 [ bāo yī dì ]
埋胞衣的地方。犹言出生地。《花城》1981年第6期:“这座王爷府,是我出生的胞衣地。”
衣胞 [ yī bao ]
胞衣。
水衣 [ shuǐ yī ]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也叫衣胞或胎衣。
胞裹 [ bāo guǒ ]
胞衣。
子衣 [ zǐ yī ]
(一)、古代天子对诸侯臣下赐服,以明封爵等。后称天子所赐衣服为“子衣”。(二)、即胞衣。也叫胎衣或衣胞。
佛袈裟 [ fó jiā shā ]
胞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
胞褢 [ bāo huái ]
胞衣。褢,“怀”的古字。
紫河车 [ zǐ hé chē ]
也叫人胞、胞衣。中医指胎盘。用于助长发育、补肾强身、延年益寿。
人胞 [ rén bāo ]
人的胞衣。可用作中药,又有紫河车、混沌衣等别名。
猫胞衣 [ māo bāo yī ]
牛胞衣 [ niú bāo yī ]
驹胞衣 [ jū bāo yī ]
细胞衣 [ xì bāo yī ]
胞衣水 [ bāo yī shuǐ ]
芽孢 [ yá bāo ]
在地衣的原植体上的一丛胞芽。
孢子器 [ bāo zǐ qì ]
地衣类植物的生殖组织,中藏孢子,在地衣的表面。也作「胞子器」。
仙人衣 [ xiān rén yī ]
(一)、仙人的衣裳。亦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二)、人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胞》。
胞络 [ bāo luò ]
胞衣。宋 叶适《王太孺人唐氏墓志铭》:“后十六年,棐生 生时难,贾夫人 亲为猒胜,胞络乃得下。”《宋史·律历志三》:…
胞衣不下 [ bāo yī bù xià ]
披衣菌 [ pī yī jùn ]
一种微生物。比病毒稍大,球形,生存于细胞内。常见的传染病为砂眼。也称为「衣原体」。
胞衣不下病 [ bāo yī bù xià bìng ]
産媪 [ chǎn ǎo ]
产婆。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米芾 元章,或云其母本产媪。”清 周亮工《书影》卷四:“﹝胞衣﹞往往为产媪携去。”
细胞 [ xì bāo ]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细胞一般很…
细胞膜 [ xì bāo mó ]
细胞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紧贴在细胞质外面的一层薄膜,有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作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图见“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