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掖 [ gōng yè ]
宫室;宫廷(掖:掖庭,皇宫中的旁舍)。
轩掖 [ xuān yè ]
宫掖。
帝掖 [ dì yè ]
犹宫掖。掖,皇宫中的旁舍,嫔妃所居之处。《宋书·后妃传·明帝陈贵妃》:“声华帝掖,轨秀天嬪。”
椒掖 [ jiāo yè ]
指后妃所居的宫室。椒,椒房;掖,掖庭。
曾掖 [ zēng yè ]
犹深宫。指掖庭。
壸术 [ kǔn shù ]
古时宫掖的通道。
房掖 [ fáng yè ]
掖庭。《后汉书·陈蕃传》:“宫女积於房掖,国用尽於罗紈。”
液廷 [ yè tíng ]
即掖庭。液,通“ 掖 ”;廷,通“ 庭 ”。皇宫中的房舍,妃嫔所居。《汉书·王莽传上》:“皇帝即位三年, 长秋宫 未…
掖庭 [ yè tíng ]
(一)、亦作“掖廷”。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汉书·杜延年传》:“时 宣帝 养於掖庭,号皇曾孙。”《后汉书·班固…
仙掖 [ xiān yè ]
唐 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
兰掖 [ lán yè ]
掖庭的美称。指后宫嫔妃所居之地。
掖门 [ yè mén ]
(一)、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汉书·高后纪》:“章 从 勃 请卒千人,入 未央宫 掖门。”颜师古 注:“非正门而在两…
九华门 [ jiǔ huá mén ]
汉 掖庭有 九华殿,后因以 九华门 为宫门的通称。
传通 [ chuán tōng ]
传递,联络。《后汉书·杨震传》:“ 圣 子女 伯荣 ,出入宫掖,传通姦赂。”
掖庭狱 [ yè tíng yù ]
汉 代宫中的秘狱。《资治通鉴·汉武帝后元元年》:“后数日,帝谴责 鉤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庭…
东枢 [ dōng shū ]
指中枢部门之一的门下省。因其设在宫城左掖(东小门),故称。
西垣 [ xī yuán ]
(一)、犹西城。(二)、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两傍 [ liǎng bàng ]
同“ 两旁 ”。《诗·小雅·蓼萧》“和鸞雝雝” 唐 孔颖达 疏:“ 郭璞 曰,鑣马勒傍铁也。言置铃於马口之两傍。”《…
西掖 [ xī yè ]
(1).宫阙西侧。 汉 刘桢 《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2).中书或中书省的别称。 汉 应劭 《汉…
永巷宫人 [ yǒng xiàng gōng rén ]
宫婢。《后汉书·皇后纪上·贾贵人》:“及太后崩,乃策书加贵人王赤綬,安车一駟,永巷宫人二百。”李贤注:“永巷,宫中署…
五局 [ wǔ jú ]
唐 代内侍省所辖的五个机构: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唐书十六》:“ 唐 制:内侍省…
右掖 [ yòu yè ]
(一)、唐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二)、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按论 [ àn lùn ]
查处。《汉书·陈咸传》:“官属及诸中宫黄门、鉤盾、掖庭官吏,举奏按论,畏 咸 ,皆失气。”
壼术 [ kǔn shù ]
古时宫掖的通道。《文选·左思<魏都赋>》:“於后则 椒鹤 文石,永巷壼术。”张载 注:“近世王者后宫以椒房为通称。听…
闺牖 [ guī yǒu ]
宫内的门窗。《后汉书·宦者传序》:“﹝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復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闥之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