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校 [ biān jiào ]
编辑和校订:编校古籍。提高书刊的编校质量。
编订 [ biān dìng ]
编纂校订:编订《唐宋传奇集》。
参订 [ cān dìng ]
参校订正:这部书由张先生编次,王先生参订。
百衲本 [ bǎi nà běn ]
将同一题材书籍的各种版本参校汇编成新版本
年级 [ nián jí ]
学校中依据学生修业年限分成的班级,如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学校中就编为六个年级。
编余 [ biān yú ]
◎ 编余 biānyú[unestablished] 整编后多余的编余人员详细解释整顿编制后多余的。《…
学号 [ xué hào ]
为方便对学生的管理,学校为每一位同学分配的一个编号。
编制 [ biān zhì ]
(一)、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制成器物:用柳条编制的篮子。(二)、编造;制订:编制计划。(三)、军队、工矿企业、学校、…
插班 [ chā bān ]
学校根据转学来的学生的学历和程度编入适当班级:插班生。
班级团体 [ bān jí tuán tǐ ]
班级团体(classroom group)目录1 班级团体形成背景2 班级团体编制的类型3 关键字4 参考资料 班级…
相比 [ xiāng bǐ ]
(一)、互相考校、比较。(二)、互相联合,编在一起。(三)、相近;差不多。(四)、相互勾结。
缘例 [ yuán lì ]
犹援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 嘉祐 中,於 崇文院 置编校局,校官皆许乘马至院门。其后中书五房置习学…
论定 [ lùn dìng ]
(一)、经考校定评。(二)、对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作出结论。(三)、编次确定。(四)、判决。
校辑 [ xiào jí ]
校录辑补。即对一书或一文的不同版本及散失于各书的佚文进行考释、整理、编辑。
以工代警 [ yǐ gōng dài jǐng ]
因警力缺乏,公安局编制严重缺编,政府统一以招录工作人员的形式从警校和相关专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或转业军人中选聘工作人员,…
顾仲彝 [ gù zhòng yí ]
(1903-1965)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浙江余姚人。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暨南大学、复旦大…
馆职 [ guǎn zhí ]
统称 唐 宋 于昭文馆(唐 时又称弘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处担任修撰、编校等工作的官职。
校雠学 [ xiào chóu xué ]
校雠或曰雠校,其名起于西汉刘向,〔太平御览〕卷618引〔别录〕云:「雠校者,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曰校;一人…
校録 [ xiào lù ]
订正著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子本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録不勤,謫於人世。” 清 方苞 《文王十三…
缺员 [ quē yuán ]
人员短缺,多指机关、单位等达不到编制规定的人数:年老教师退休,造成这所学校教师缺员。
舒新城 [ shū xīn chéng ]
(1892-1960)出版家。湖南溆浦人。1917年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中学教员和大学教授。1928年主持《辞…
诗局 [ shī jú ]
为编校、刊刻诗集而设立的机构。王全《<全唐诗>点校说明》:“我们这次为应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急需,根据扬州诗局刻本校…
黄丕烈 [ huáng pī liè ]
(1763-1825)清代藏书家、校勘家。字绍武,号尧圃,江苏吴县人。乾隆举人。官主事,辞官后杜门著述、校书。喜藏书…
荷校 [ hé xiào ]
以肩荷枷。即颈上带枷。校,枷。《资治通鉴·后梁均王乾化三年》:“庚辰,晋王 发 幽州,刘仁恭 父子皆荷校於露布之下。…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xiān qín hàn wèi jìn nán běi cháo shī ]
总集名。今人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选录先秦至隋代的诗歌谣谚,收录作家八百多,按先秦、汉、魏、晋、宋、齐、梁、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