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字 [ sú zì ]
俗体字。
俗体字 [ sú tǐ zì ]
指通俗流行而字体不合规范的汉字,如“觧”(解)、“塟”(葬)等。也叫俗字。
尺二秀才 [ chǐ èr xiù cái ]
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盡”字的俗体“尽”字。
讹俗 [ é sú ]
(一)、亦作“譌俗”。荒谬的习俗。(二)、指文字的讹体与俗体。
脏字 [ zāng zì ]
粗俗下流的字眼儿:说话别带脏字儿。
牛识字 [ niú shí zì ]
讥人不识字。 清 翟灏 《通俗编·兽畜》:“ 白居易 诗:‘ 郑 牛识字吾常叹。’自註:‘谚云: 郑玄 家牛触墙成八…
掌上电脑 [ zhǎng shàng diàn nǎo ]
个人数字助理的俗称。
破体字 [ pò tǐ zì ]
旧时指不合正体的俗字。
离纵 [ lí zòng ]
谓不同流俗。纵,“縰”的讹字。
逐宍 [ zhú ròu ]
谓追逐禽兽。宍,“肉”之俗字。
小帖儿 [ xiǎo tiě ér ]
〈方〉∶旧俗定婚用的八字帖儿
异文鄙事 [ yì wén bǐ shì ]
奇字僻典和庸俗浅陋之事。
俗书刊误 [ sú shū kān wù ]
书名。凡十二卷,明、焦竑撰。刊正俗字,考订字义及字音,或音同字异、字同音异,疑似辨订,颇为详明。
黥首 [ qíng shǒu ]
(一)、古刑法。于额上刺字。(二)、古风俗。于额上刺字或图纹。
謈怨 [ pò yuàn ]
痛恨他人陷害。《通俗编.言笑》:「焦竑字学:『俗以恨人陷害曰謈怨。』」
斜玉儿 [ xié yù ér ]
汉字偏旁名称。“玉”字作偏旁,位在左方,俗称“斜玉儿”,又称“斜玉旁”。
凝盻 [ níng xì ]
凝盼。盻与“盼”音义不同,俗误为一字。
八字帖 [ bā zì tiè ]
即庚帖。旧俗订婚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生辰八字的帖子。参见“ 八字 ”。
秽累 [ huì lèi ]
(一)、谓俗事牵累。(二)、指文字杂乱累赘。
杨妃垢 [ yáng fēi gòu ]
铜镜上生成的氧化物的俗称。《正字通·金部》:“又,锈,镜锈,镜上緑也,俗名 杨妃 垢。”
押字 [ yā zì ]
犹今言签字。 宋 范成大 《坐啸斋书怀》诗:“眼目昏缘多押字,胸襟俗为少吟诗。”
鋘锹 [ wú qiāo ]
即锹。 宋 赵叔向 《肯綮录·俚俗字义》:“鍫曰鋘鍫。”
马头人 [ mǎ tóu rén ]
古代俗儒对文字结构的牵强附会的解释。
不讬 [ bù tuō ]
同“不托”。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三》:“汤饼,唐 人谓之不託,今俗谓之餺飥。”
只字未提 [ zhī zì wèi tí ]
俗语。一个字也没有谈起。比喻有意不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