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床板 [ tà chuáng bǎn ]
指床前的踏脚板。
踏面 [ tà miàn ]
利用杠杆的原理,脚踏杵杆的一端,使另一端舂麦成面粉。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长至警报》:“其实 天敍 等数人,皆庸…
踏拍子 [ tà pāi zi ]
按照乐曲节奏踩踏地面。
踏局 [ tà jú ]
亦作“蹋局”。走绳索杂技动作之一。举起一脚,用一脚踩踏。局,跼。
千人踏 [ qiān rén tà ]
指被行路人踏死的蚯蚓。
踏摇娘 [ tà yáo niáng ]
(一)、见“踏謡娘”。(二)、指歌女。
踏平 [ tà píng ]
将地不平的地方用脚踩平。如:「沙土填满坑洞后,用脚踏平。」征服、剿乱平定。《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我今欲踏平樊城,…
踏滚木 [ tà gǔn mù ]
亦称“踏混木”。古代百戏杂技之一。表演者踩踏圆木,使其滚动,并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
大踏步 [ dà tà bù ]
迈着大步(多虚用):大踏步前进。
踏碛 [ tà qì ]
亦作“蹋磧”。旧时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到郊野溪滨宴乐,谓之踏碛。
踏步床 [ tà bù chuáng ]
一种床前有踏脚板的旧式床。
踏板 [ tà bǎn ]
(一)、车、船等上面供人上下用的板。(二)、旧式床前供上下床脚踏的板,有腿,像长而宽的矮凳。有的地区叫踏凳。(三)、…
颯踏 [ sà tà ]
盘旋貌。唐 王维《燕支行》:“麒麟锦带佩吴鉤,颯踏青驪跃紫騮。”
脚踏 [ jiǎo tà ]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宋史·后妃传下·刘贵妃》:“绍兴 二十四年,进贤妃,颇恃宠骄侈。尝因盛夏,以水晶饰…
踏绳 [ tà shéng ]
即走绳。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索。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 昌 ( 贾…
踏索 [ tà suǒ ]
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歌舞百…
踏罡布斗 [ tà gāng bù dòu ]
见“踏罡步斗”。
踏床 [ tà chuáng ]
亦作“蹋床”。坐时搁脚的小几。俗称脚踏子。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海门盐场》:“明旦起,枕席及蹋牀上凡列泥馒头三十餘…
踏藕 [ tà ǒu ]
收获藕时,人入水中用脚掌踩去藕周围烂泥并把它挑出,谓之“踏藕”。
踏道 [ tà dào ]
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诸军将校分入殿庭,北向立;朝堂引赞官、引弹奏御史二员入殿门内踏道下,当殿向北立。”宋 …
踏影蛊 [ tà yǐng gǔ ]
相传为一种踏人之影而害人的动物。
踏察 [ tà chá ]
勘察,探测。《1957散文特写选》序:“你可以认识从 北大荒 的踏察人员到 海南岛 的盐业工人,从 火焰山 上的勘探…
踏罡礼斗 [ tà gāng lǐ dòu ]
亦作“踏罡步斗”。《西湖二集·天台匠误招乐趣》:“终日焚香击磐,踏罡礼斗,没有滋味。”
踏故习常 [ tà gù xí cháng ]
踏故习常(踏故習常) 谓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而吾民族思想之固执,终以沿承因袭,踏故习常,…
乱踏 [ luàn tà ]
随意踩踏也。唐、韩翃〈羽林骑〉诗:「红蹄乱蹋春城云,花颔骄嘶上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