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代官吏因保举或捐纳迁升官阶。道员为最高班次,以下则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佐杂各为一班,分别称为道班、府班,同通州县班、佐杂班。《老残游记》第四回:“老兄可以捐个同知,今年随摺一个过班,明年春间大案,又是一个过班,秋天引见,就可得 济东泰武临道 。”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我这个出钱捐的过班候补知府,既无言责,而竟出名反对部大臣,那成什么体统呢?”
【过的意思】:过(過) guò(ㄍㄨㄛˋ) (一)、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 详情>
【班的意思】:班 bān(ㄅㄢ) (一)、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二)、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 详情>
• 期间担任过班干部。
• 曾担任过班长、团支书。
• 入伍后担任过班长、排长。
• 前后有三个黑小厮服侍过班吉。
• 在此期间,担任过班长、排长。
• 她的能力胜过班上的所有其他同学。
• 我从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缺少经验。
• 任过班长、排长、连长、军衔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