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左传·昭公元年》:“封疆之削,何国蔑有?”《东周列国志》第十回:“且弑逆之事,何国蔑有?”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地之於草木何地不生;国之於人材何国蔑有。”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如此公者,何代蔑有哉。”
(一)、没有。
《左传·昭公元年》:“封疆之削,何国蔑有?”《东周列国志》第十回:“且弑逆之事,何国蔑有?”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地之於草木何地不生;国之於人材何国蔑有。”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如此公者,何代蔑有哉。”
【蔑的意思】:蔑(衊) miè(ㄇ一ㄝˋ) (一)、目受伤而不明。(二)、无,没有:蔑以复加。(三)、小:蔑视。轻 详情>
【有的意思】:有 yǒu(一ㄡˇ) (一)、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二)、表示所 详情>
• 倘不竣旧弊者,具论其罪,蔑有攸赦。
• 岭海间鹾利最广,而皇朝宽纾之仁,旷代蔑有。
• 南台监察御史木八剌沙,缘睚眦怨,言书院不当立,并构浮辞,诬蔑有壬,并其二弟有仪、有孚,有壬遂称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