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制,凡由吏部拟授的官职,再经门下侍中、给事中复审,称为“对注”。
(一)、唐 制,凡由吏部拟授的官职,再经门下侍中、给事中复审,称为“对注”。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蔡京除吏》:“ 唐 天宝 之季, 杨国忠 以右相兼吏部尚书,大集选人注拟於私第。故事:注官讫,过门下侍中、给事中。 国忠 呼左相 陈希烈 於座隅(原注:时改侍中为左相),给事中在列,曰:‘既对注矣,过门下了矣。’”
对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uì zhù,是指唐制,凡由吏部拟授的官职。
【对的意思】:对(對) duì(ㄉㄨㄟˋ) (一)、答,答话,回答:对答如流。无言以对。(二)、朝着:对酒当歌。( 详情>
【注的意思】:注 zhù(ㄓㄨˋ) (一)、灌进去:注入。注射。大雨如注。(二)、(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注视。 详情>
• 我会准备好顺序表,核对注射器
•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 井口注汽参数对注汽效果影响分析
• 热效应对注入纯铁的氮分布的影响
• 下对注,赢一次;跟对人,赢一世。
• 下对注,赢一局,跟对人,赢一生。
• 对注塑模制和加工具有详实的知识。
• 对注塑和冲压模具进行维护和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