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铣(583~621年),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人。隋朝末年南方割据群雄之一,梁武帝萧衍六世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萧铣出身兰陵萧氏,少时孤贫,事母至孝,宽仁大度。大业元年(605年),以外戚之恩荫,授罗川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失其鹿后,起兵于罗川,自称梁王。鸣凤元年(618年),称帝于岳阳,国号为梁,年号鸣凤,设置百官,一如梁朝故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至汉水,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统治后期,猜忌诸将,离心背德。鸣凤四年(621年),为唐朝名将李孝恭和李靖所败,献土归唐,押往长安处死,时年三十九岁。
【萧的意思】:萧(蕭) xiāo(ㄒ一ㄠ) (一)、即“艾蒿”。(二)、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 详情>
【铣的意思】:铣(銑) xiǎn(ㄒ一ㄢˇ) (一)、有光泽的金属:铣铁(铸铁,生铁)。(二)、小凿。(三)、古代 详情>
• 萧铣于是称帝,署置百官。
• 现在请萧铣为主,不正是应天顺人吗。
• 这时,由于萧铣控制着险塞,再次受阻,迟迟不能前进。
• 为了削平后梁萧铣这一割据势力,李渊调李靖赴夔州参战。
• 仲少也正式卷入了南方诸雄的争斗,当时仅称霸一方的就有萧铣、杜伏威、辅公佑、李子通、沈法兴等人,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