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羌蟲病
词语读音:qiāng chóng bìng
首字拼音:Qiang
词语拼音:qiang chong bing
词语简拼:QCB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羌虫病又称丛林型斑疹伤寒,或称红虫病。其致病主要为被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恙虫幼虫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热病。一般而言老鼠是恙虫最常见的宿主。恙虫病潜伏期约9至12天,主要临床症状为:在螯口处形成特有的无痛性洞穿式溃疡性焦痂;发高烧(39℃以上甚至40.5℃);局部淋巴腺发炎肿大;自发病日起4-5天开始﹐躯干先出现红疹继而扩至四肢及脸﹐约第9-10病日间会消退;常伴有头痛、出汗、结膜充血、昏迷、末期心跳衰竭、休克等症状。
【羌的意思】:羌 qiāng(ㄑ一ㄤ) (一)、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羌笛。(二)、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 详情>
【虫的意思】:虫(蟲) chóng(ㄔㄨㄥˊ) (一)、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详情>
【病的意思】:病 bìng(ㄅ一ㄥˋ) (一)、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 详情>